大多数稠环受体材料引入氟或者氯原子后吸收光谱红移,HOMO和LUMO能级降低,电子迁移率提升,进而得到更好的器件性能。 为了进一步研究氟原子与氯原子的引入对这类A-D-A型稠环受体材料的能级分布、分子堆积以及电荷传输等方面的影响,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何凤副教授团队分别以非卤代、氟代和氯代的IC为端基,五元稠环IDT为...
近期,该课题组以低成本的噻吩-苯环-噻吩(TBT)单元为出发点,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非稠环电子受体材料。首先,他们通过在中心苯环的邻位引入两个2-乙基己基烷氧基取代基,合成了受体材料TBT-2。基于TBT-2的OPV电池实现了13.6%的PCE。进一...
基于大环主体分子的晶态电荷转移组装体(MCCAs)在气致变色材料、发光材料、二维分子镶嵌等诸多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随着新材料和器件物理的发展,在基于非富勒烯受体的单结OSCs中,最先进的器件已经实现了超过19%的功率转换效率(PCEs)。在高性能OSCs中,窄带隙稠环电子受体(FREAs)与中等带隙聚合物给体的组合已成为同时实现提高短路电流密度(Jsc)、填充因子(FF)、开路电压(Voc)的等高光伏参数的方法。近年来,非稠环电子受体(NFRE...
随着新型受体分子(特别是稠环类受体,FREAs)的出现,有机太阳能电池(OSC)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单结OSC的光电转换效率(PCE)也已经超过18%。很多经典的FREAs像ITIC等依赖于受体-给体-受体(A-D1DD1-A)的结构,其中给体部分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梯形稠环核心。这种对称结构的电子推拉效应可以诱导分子内...
综上,该工作阐明了不同稠合模式以及缺电子核对非富勒烯稠环受体的光电性能影响,相关研究成果最新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题为“The Intrinsic Role of the Fusion Mode and Electron-Deficient Core in Fused-Ring Electron Acceptors for Organic Photovoltaics”。 本文关键词...
导语:研究人员基于新的双噻吩基单元TT-Pi,进一步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非稠环受体分子:A4T-16,并将其应用到OPV器件之中,最终获得高达15.2%的光电转换效率(PCE)。侯剑辉团队Nat Commun.:效率15.2%,新型非稠环受体又创纪录!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5394-w 1.前言 有机光伏(OPV)器件...
环境风险受体名词解释 环境风险受体,是指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环境风险,是指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 应急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
研究团队: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詹传郎研究员 研究内容:团队合成了2,5-二甲基噻吩[3,4,c]并环戊烷-4-酮-5-亚甲基-6-(1,1-二氰基亚甲基)为端基的并杂环受体分子(ITCT-DM),得到了该分子的单晶结构。 文献信息:Fused‐Ring Nonfullerene Acceptor Forming Inter…
导语:研究人员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具有S··O共价键的非稠环共轭受体分子:PhO4T-1、PhO4T-2和PhO4T-3,所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器件光电转换效率(PCE)高达13.76%。黄辉团队AFM:新型非稠环受体分子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突破 https://mp.weixin.qq.com/s/_jxp5_aCYp-8282WBoCf8Q 1.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