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清代王鸣盛编写的《十七史商榷》是一部史考类史书。他在考证唐代开国功臣段志玄的史事时,比较了《旧唐书》《新唐书》及段志玄神道碑的异同,并得
《十七史商榷》(以下简称《商榷》)共计一百卷,由清代乾嘉时期官员、学者王鸣盛所撰写,是清代史学研究著作的代表之一,主要内容为对《宋史》之前的,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
《王鸣盛及其十七史商榷》是2008年1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玲。内容简介 《王鸣盛及其十七史商榷》对清代乾嘉考据学家壬鸣盛的扛鼎史著——《十七史商榷》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十七史商榷》的考证成果以及分散在书中各处的议论进行了提取、归纳、概括、分析、总结,证说了《十七史商榷》的“史”“论”相兼的特点...
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一书中曾这样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王鸣盛所说的“书”是( )A.司马迁的《史记》B. 司马光的《史记》C. 司
《史记》以下十九部正史(迄五代),宋人习惯称为十七史。《十七史商榷》是王鸣盛校理毛晋汲古阁所刻十七史所撰,不仅为其匡谬补阙,而且就其中的典章制度舆地职官皆探赜索隐,有所发明。所谓“商榷”,除校勘本文、改伪去衍,补正讹误、考订史实外,又举其中典章制度、舆地职官、人物事迹等,诠解蒙滞,为作者毕生治史...
王鸣盛以理性意识对古代史籍进行全面清理,其考史方法是先整体评价再考证细节,如对《汉书》和两《唐书》的分析,尤其在《十七史商榷》中,他的成就体现在史书文字、历史事实和典章制度的考订上,为清理中国古代史学作出了贡献。王鸣盛撰写《十七史商榷》的动机源于其理性精神,他甘愿付出,期望后人受益。
清代学者王鸣盛载《十七史商榷》中这样称赞一部书:“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他称赞的这部书是( ) A. 《全唐诗》 B. 《资治通鉴》 C. 《天
1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说:“赵宋官制虽承前代,如宰相大抵类似于唐,而宋则又以枢密使、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若外官,则宋与唐大有别。藩镇(节度使)之权既夺,大约统率所部者有安抚使、转运使诸官职。”由此可见北宋A.借助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B.主要是为应对少数民族政权威胁而改革C.在政治制度上有新建树D.在...
· 读史札记·从《十七史商榷》看王鸣盛品评历史人物的特点刘玲清代乾嘉考据学家王呜盛的考史著作《十七史商榷》虽以考史为主,但其中也穿插一些史论内容。或先考证史实,然后对其议论;或直接议论历史人物和评论历史事迹;或以述代论,因此构成了《十七史商榷》“史” 、“论” 兼俱的特色。其中,评骘各家书法义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