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红军的第5天之后,王铮就开始架起了这部只能收报不能发报的电台,能收报就能监听国民党军队的动向,所以王铮并未着急开始抄收敌人中央通讯社的文字广播。王铮以惊人的听力,从杂乱干扰的无线电波中,捕捉到了敌人的讯号,接着王铮娴熟的抄下了新闻电稿,然后将数字电码翻译成文字电稿。蒋介石 随后,王铮立马拿...
信寄到了,一同寄来的还有三张三十二开大小的毛边纸。王铮格外小心地将其打开,只见上面有毛主席的亲笔题字,写了三幅不一样的“通信战士”。那每一个字都显得特别铿锵有力,王铮特别喜爱。不过,当王铮看到毛主席的回信后,不由得叹了口气,满心懊悔。为啥懊悔呢?原来在回信里,毛主席表示“没时间写发刊词了”。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王诤继续为我军的无线电领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他还创建了解放区第一个广播电台,为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作出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王诤担任了邮电部副部长以及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等职务,1955年授衔时,王诤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开国中将。时间很快就来到1966年,这一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
随着信来的,还有3张32开大小的毛边纸,王铮小心翼翼的打开,有毛主席的亲自题书,写了3幅不同的“通信战士”,每一个字都是那样的铿锵有力,王铮很是喜欢。但看着毛主席的回信,王铮也叹了口气,表示自己太后悔了,之所以后悔,是因为在回信上,毛主席说“没时间写发刊词了”,王铮觉得自己应该把请求毛主席写...
正在此时,红一方面军参谋处长郭化若(55年开国中将)发现俘虏中有一个人很面熟,仔细一看竟然是黄埔六期通信科的同学,时任张辉瓒部中尉话务员的吴人鉴。当时红军的通信还要靠骑兵、人力传递消息,不仅仅时效长,而且经常耽误战斗,全军都在为通信工作而头疼。郭化若马上将他推荐给时任红军总政委的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图...
最后才发现是受到美国电磁干扰。面对这种情况,彭总很着急,立马派王铮和他的团队出征朝鲜。在王铮和团队的努力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抗美援朝结束以后,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王铮被俘成为其一生的转折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为革命事业建功无数。
致力于建设我国完整的电子工业体系,将我国电台技术成果广泛推广至多个领域,缩短与世界先进电台技术的差距。王诤的一生,是为中国革命建设时期无线电通信事业奋斗的一生,李先念曾为其题词,半部电台起家,一生征战为民。毛主席曾赞扬他,王铮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可谓言符其实。
被俘国军王铮,帮红军打垮20万敌军,一枪未打成开国中将, 视频播放量 1393、弹幕量 0、点赞数 30、投硬币枚数 2、收藏人数 9、转发人数 3, 视频作者 简史微鉴,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1930年,红军俘虏国军一名报务员,25年后这位“俘虏”授中将军衔,张振汉 -跟随红军走完长
这名电报员名叫王铮,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1955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王铮在红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红军部队提供了无线电通信支持。当红军缴获了电台,但没有能够使用它的技术人员时,毛主席表示愿意感化那些国民党的电台人员,让他们加入红军队伍。这体现了毛主席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他致力于加强军队无线电...
这时毛泽东每月5块大洋,战士每月100个铜板,毛泽东特批王诤每月50块大洋。王铮的工资为毛泽东的10倍。由于破译敌人情报有功,王诤被毛泽东称为千里眼、顺风耳。1933年底,王诤被任命为中央军委三局局长——这时他参加红军才三年。许多参加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将领都没他这么高的地位。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