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北宋·王诜 王诜[shēn](公元约1048年—公元约1104年),字晋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后迁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均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卒谥...
王诜[shēn](1048年—1104年),字晋卿, 山西太原人,北宋画家。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均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擅画山水,学王维、李成,喜作烟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润明洁,青绿设色高古绝俗。亦能书,...
王诜(1048年—1104年),太原人,后迁居汴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词人和书法家。他出身于显赫的贵族家庭,是宋英宗赵曙之女蜀国公主的驸马,官至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历任定州观察使、利州防御使等职。王诜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他凭借显赫的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才华,早早步入仕途,但在朝堂风波中也曾遭受挫折。
王诜(1036-?),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徙开封(今属河南)。自幼勤读书,嗜书画,好与文人墨客游,苏轼、黄庭坚、米芾乃其挚友,连“十年不游权贵门”的李公麟也是常客。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
不过,于书画一道王诜极具天赋,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留存下来的书画真迹,如今都是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他的“铁哥们”苏轼赞叹其画“得破墨三昧”,而王诜在书法方面的成就被低估了,他与苏轼常切磋书艺,互相学习。王诜留存下来的书法作品极少,其中以行书《颍昌湖上诗词卷》最为知名,此作也被称为《自书诗...
有一位叫柳询的秘书丞,家里急需用钱,却没有像样的东西典卖。苏轼疏财仗义,拿出自家的犀牛角制作的工艺品,准备卖给王诜为柳询换钱。王诜得知情由,很痛快地送给了柳询30贯,也没有要犀牛角,这当然是看苏轼面子。熙宁四年,苏轼通判杭州,临行前,王诜赠送了丰厚的礼物,包括茶、药、纸、笔、墨、砚,这些...
王诜〔宋代〕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2、《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王诜〔宋代〕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
王诜出身名门,是北宋开国功臣、武宁军节度使王全斌的五世孙,他自幼聪慧,才学出众,尤其在书画诗词方面天赋异禀,其丹青妙笔与高雅才情在汴京的文人雅士间小有名气。宋英宗看中他的才华与家世,将宝安公主许配给他,王诜由此成为驸马都尉,踏入了大宋最尊贵的皇室家族圈。起初,这段婚姻也算美满。宝安公主温婉贤淑,...
赵佶是一位酷爱书画的皇帝,他知道王诜珍藏着一幅名画《蜀葵图》,却只有其中的半幅。王诜常常表露出对这半幅画的遗憾,但赵佶却找来了另外半幅,将两半幅画裱成一幅完整的画送给了他,表达了对王诜的深厚友情。这举动让人看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刻关系。王诜也没有亏待赵佶。有一次,赵佶在皇宫忘带了梳头用的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