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作者授权,现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推送。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如需了解更多,请查阅原文。 作者简介 王社坤,法学博士,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研究。兼任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
经作者授权,现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推送。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摘要:随着碳排放控制目标的逐步明晰,碳评价也成为明确的政策意愿,是确保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制度措施。以低碳试点为契机,我国探索了服务型、附属型和独立型碳评价模式;双碳...
王社坤,法学博士,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 焦琰,法学博士,西北大学法学院讲师。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1998-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先后获得法学学士(2002年)、法学硕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5年)和法学博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9年)学位。 工作经历: 2009.7-2011.6,清华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1.7-2019.6,北京大学法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 2019.7至今,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要科...
王社坤: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清华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2019年7月至今,在西北大学法学院任教;2016年5月起,兼任申科股份独立董事。一、王社坤担任职务:担任申科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二、王社坤的商业合作伙伴:基于公开数据展...
王社坤 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 黄河立法意义重大,现有草案提供了黄河立法的基本框架思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流域综合立法是一种全新的立法模式,尚需首先对立法定位进行准确界定之后,才能针对具体条文进行具体讨论。下面主要从适用事项范围以及与既有法律的适用关系两个方面,谈谈对黄河立法定位的思考。
王社坤 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 黄河立法意义重大,现有草案提供了黄河立法的基本框架思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流域综合立法是一种全新的立法模式,尚需首先对立法定位进行准确界定之后,才能针对具体条文进行具体讨论。下面主要从适用事项范围以及与既有法律的适用关系两个方面,谈谈对黄河立法定位的思考。
王社坤 西北大学法学院论文成果:生态保护红线的立法保障:问题与路径第三方治理背景下污染治理义务分配模式的变革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的实践展开与规则重构负责及参与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FX103)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2084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项目(18VSJ039)...
中国绿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于2021年5月19日下午召开黄河保护法(草案)线上研讨会,邀请环境、生态等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共同讨论,针对《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黄河保护立法的完善,加快立法进程,为制定一部保护黄河的良法、促进发展的善法、造福人民的好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社坤在会...
中国绿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于2021年5月19日下午召开黄河保护法(草案)线上研讨会,邀请环境、生态等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共同讨论,针对《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黄河保护立法的完善,加快立法进程,为制定一部保护黄河的良法、促进发展的善法、造福人民的好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社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