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南(1892年5月-1933年5月),革命烈士。贺龙创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助手。历任红四军第一路指挥、红二军团第四师师长、湘鄂边特委委员、湘鄂边独立团团长、独立师师长、红三军九师参谋长。1933年5月,王炳南仗义执 言,拒不诬陷自己的同志,被非法逮捕,6月被错杀于鹤峰县麻水板栗树坪。人物生平 王炳南,...
斯诺以记者身份进入解放区采访红军生活。他们正在访问杨虎城,王炳南夫妇应邀出席作杨的翻译,王安娜即请马海德医生为王炳南诊治。从此,王炳南与他们两人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友谊。由于王炳南生病,杨将军执意让王炳南夫妇搬进他的“官邸”住下。经多次密谈,杨委托王炳南为他物色人才,帮助他改造部队。他知道王炳南是共产党员...
战后的上海百废待兴,关露重返文坛,继续她未完成的文学创作。她给王炳南写了一封长信,诉说这些年来执行特殊任务的艰辛。1946年春天,一个普通的清晨,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信封上熟悉的字迹让关露立刻认出这是王炳南的回信。拆开信封,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纸分手书。王炳南在信中说,考虑到双方的革命工作需要,两人不...
王炳南的妻子王安娜是德国人,虽然是跨国恋情,但他们二人伉俪情深,可关于他俩分开的原因却成为了世纪之谜。我们中国人种好像比你们日耳曼人种强呢 王安娜出生在西普鲁士,她具极强的语言才能,曾经两度遭到纳粹党徒的逮捕,还在监狱当中度过非常难忘的一段岁月。王炳南因为从事革命活动,被反动政府不容,他在西北杨虎城...
王炳南,男,汉族, 1961年9月生,山东昌邑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工业大学工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曾任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人物履历 历任机电部直属机关团委副书记(副处级)、青年...
王炳南(1889年-1933年),男,湖南省桑植县人,生前为红二军团第4师师长。1933年在湖北鹤峰麻水被杀害。安葬于鹤峰县城满山红烈士陵园。王炳南(1889~1933),派名朝福,男,白族,桑植县澧源镇高桥村人。家境贫寒,幼年读书不多,稍长务农,随父租种佃田,管水碾,买谷碾米,酿酒出售,维持全家生计,婚后曾挑...
1936年春天,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王炳南回到中国,他的任务是争取杨虎城将军和十七路军抗日。然而,在王炳南夫妇回到西安的当夜,甚至还没来得及走进家人为他们准备的新房,他们就被杨虎城将军急切地召见。见到他们夫妇,杨虎城非常高兴,并提出让他们住在现代化卫生设备齐全的旅馆里,但王炳南夫妇婉言谢绝了。杨虎城和...
从西安事变到重庆谈判;从外交部的组建到新中国的斡旋,外交部元老王炳南,见证着中国的成长与进步,也率领新中国走向新的外交辉煌。从事外事活动以来,王炳南无一败绩,周总理对其赞不绝口,称为奇才。投身革命,才华初现 王炳南的父亲,是辛亥革命先驱王宝珊。自小在浓厚的革命氛围中长大,王炳南立下了报国之志。1927...
事实上,在1936年之时,杨虎城身边围绕着不少共产党员,除王炳南外,还有王菊人、申伯纯、宋绮云等人。这些人显然就是杨此前谈话中提到的“那些小家伙们”,他们在幕后推动杨虎城策划了兵变。而张学良在1957年所写《坦述西安事变痛苦的教训敬告世人》一文中,特别提到了王炳南:“他是杨虎城的秘书……杨虎城很听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