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永昌人。明崇祯三年举人。自蓟州知州迁户部郎中,督饷大同。顺治元年,授岢岚兵备道。总督吴孳昌以弘祚筹画军饷,请仍留大同。中原初定,图籍散佚。弘祚聪强习掌故,户部疏请修赋役全书,以弘祚主其事。弘祚谓:“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
“储备粮食,准备军需”;由原文中的“黔国公沐天波世守云南 … …为 内应”,可以概括为“招抚沐天波,以其为内应”;由原文中的“贵州自都 匀… …勿骤更易”,可以概括为“安抚百姓,收复民心” 参考答案:①储备粮食,准备军需;②招抚沐天波,以其为内应; ③安抚百姓,收复民心 参考译文: 王弘祚,字懋自,云南...
王弘祚在史籍中的主要记载如下:仕途经历:王弘祚在三年时被加封为太仆寺少卿,六年晋升为太仆寺卿,并继续担任郎中职务。十年时,被提拔为户部侍郎,提出在江南、江西、湖广丰收地采集粮食储备,作为进军策略,并得到实施。十五年,因编纂赋役全书有功,被恢复降级官职。任期满后,其子得到荫庇。不久,弘...
王弘祚出生于保山城的一个官宦世家,据《永昌府志》记载,他家的祖上原籍陕西,明朝成化年间谪戍到保山,到了王弘祚的父亲一代,已经发展成望族。王弘祚的父亲王国治,于明万历癸卯年(1603年)中举人,历任四川新繁知县、叙州、德安郡丞、刑部郎中。著有《仕镜》一书,专门研究为官之道,可惜此书现今失传。在父亲影响下...
王弘祚(1610~1674),字懋自,晚年自号思斋。清朝大臣。祖籍西安府三原县(今陕西省三原县),后迁居云南省永昌县(今云南省保山县)。崇祯三年(1630)举人,累迁蓟州(今河北省蓟县)知州。明末以户部郎中督饷大同(今山西省大同市)。顺治元年(1644),王弘祚投降清朝,授岢岚兵备道,宣大山西总督吴摩昌令其仍留...
历史人物> 王弘祚 【生卒】:?——1674 字懋自。永昌(今属云南)人。明崇祯举人。历官户部郎中、尚书、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顺治初年,主持修订《赋役全书》,以明万历间法例为准,尽除明末苛捐杂税。复与巴哈纳共同校订律例。屡上疏论时政,言及云南善后;请禁有司私派、将领冒领诸弊端。康熙十三年卒。谥端简。
历史人物 > 王弘祚 【生卒】:1603—1674 【介绍】: 明末清初云南永昌人,字懋自,号玉铭、思斋。明崇祯三年举人,历官户部郎中,督饷大同。清顺治元年,授岢岚兵备道,旋仍授原官。累擢至户部尚书。督修《赋役全书》成。康熙七年,被排挤夺官。鳌拜得罪后,起为兵部尚书,旋以老乞休。卒谥端简。
在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黄锡衮的领导下,王弘祚在八年协助康熙管理朝政,成功参与逮捕鳌拜,立下功勋。因此,弘祚晋升为兵部尚书,黄锡衮则升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九年,弘祚因年老请求退休,获准乘坐官车回乡,继续领取原职俸禄。途中,他因疾病发作,暂居江宁。为了完成对父母的承诺,他编撰了《永思...
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永昌人。 他出生于官宦世家,明崇祯三年考中举人。崇祯十七年在局势动荡中保管了全国散乱的户籍。 顺治元年投降清朝,之后历任多个官职。曾主持编写 《赋役全书》。他在清廷六部中曾历任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 康熙三年任刑部尚书,不久又任户部尚书。后来配合黄锡衮密助康熙除掉鳌拜。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