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撰继承家训家风,勤俭持家,宽厚待友,注重品德,崇尚学术,虽遭到王朝变易之痛,但不自暴自弃,潜心治学,终成大家,他的学识和人品在同时代友人中多有提及,深受关中人士拥戴,成为士林领袖。王弘撰受父亲王之良的影响,继续倡导十款家训,根据当时社会和家庭实际,从读书、衣着、...
他与王弘撰重逢,格外亲切。二人朝夕相处一起论学的情形,王弘撰在《复汤荆岘侍讲》的信中写道:“弘撰以不才,又衰病侵寻,西归以来,益复惫甚。唯是与顾亭林先生朝夕同处,以古道相砥,优游山水之间,差足娱耳”。所谓“古道”,泛指古代的制度、学术、思想、风尚等,顾炎武著述的目的甚为明确,自谓:“所著之书...
山来阁记(明)王弘撰① ①桃叶渡之侧,有园一区,广数十弓。宋君以伟之所营也。花药林竹,可以娱目;蓄古今人字画,可以澄怀;积书千卷,可以求圣贤之道,知人论世;有阁高三层,可以远眺。 ②癸卯春,予来金陵,曾登其上,望钟山焉。以伟负意气,不屑流俗,每招四方士为高会,赋诗饮酒不辍;予固心壮之。然以伟...
(明)王弘撰① ①桃叶渡之侧,有园一区,广数十弓。宋君以伟之所营也。花药林竹,可以娱目;蓄古今人字画,可以澄怀;积书千卷,可以求圣贤之道,知人论世;有阁高三层,可以远眺。 ②癸卯春,予来金陵,曾登其上,望钟山焉。以伟负意气,不屑流俗,每招四方士为高会,赋诗饮酒不辍;予固心壮之。然以伟魏国之女夫...
历史人物> 王弘撰 【生卒】:1620—1697后 【介绍】: 明末清初陕西华阴人,字无异,一字文修,号山史、待庵。明诸生。博雅能文,究心理学,藏古书画金石甚富。与三李(颙、柏、因笃)并为关中人士领袖。顾炎武欲定居华阴,弘撰为营斋舍。康熙间,以鸿博征,不赴。有《砥斋集》、《华山志》、《西归日札》等。
《王弘撰草书录语轴》是清代王弘撰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书法内容 王弘撰草书录语轴,轴中所录文潞公与宋神宗的对话出自宋代叶梦德《石林燕语》卷三。此作书写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时王弘撰71岁。释文:文潞公致仕归洛,入对时,年几八十矣。神宗见其康强,问:卿摄生亦有道乎?公对:无他,臣但能...
陕西华阴人,王弘撰……〔明末清初〕字文修,一字无异,号山史、待庵、山翁、鹿马山人、天山老人,陕西华阴人王弘撰(1622-1696)。少时博雅能文,尤深于《易》,明亡隐居华山下,筑读易庐居之。明末清初之际,关中之士耻笑章句,皆以通经学古为尚。王弘撰精金石之学,善鉴别法书、名画,又深研易学、图象之说。他...
555.山来阁记王弘撰桃叶渡之侧,有园一区,广数十弓。宋君以伟之所营也。花栏林竹,可以娱目;蓄古今人字画,可以澄怀;积书千卷,可以求圣贤之道,知人论世;有阁高三层,可以远眺。癸卯春,予来金陵,曾登其上,望钟山焉。以伟负意气,不屑流俗,每招四方士为高会,赋诗饮酒不掇;予固心壮之。然以伟,魏国之女夫...
(19分)与赵韫退大参书王弘撰昨承执事枉驾,以贵乡诸先生之命,___为贺相国冯公寿文,___云本之相国意,又述相国尝称弘撰文为不戾于古法。此虽弘撰所惶悚不敢当,而知己之谊,则有中心藏之而不忘者。即当欣跃操觚,竭其所蓄,直写相国硕德伟抱、辅世长民之大略,以求得相国之欢。然而审之于己,度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