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十月,平原省的志愿军荣康医院要买一台X光机。国营公司没货,王康年就说他能从香港弄到英国进口的机器,还保证5天内送到,样品也展示了。医院一签合同就给了他25000万元。但王康年没按时交货,一直找借口拖着,4个月后才把机器送过去。结果机器质量差,远不如合同里写的那么好——实际上只值18000万元。王康年...
大康西药房库房里塞满了即将过期甚至变质的药品、假冒伪劣货,还有一大批质量不过关的医疗设备。面对政府扶持,王康年不仅毫无感激之情,反而耍起小聪明,通过偷工减料的方式牟取暴利。他动歪脑筋降低成本的这些操作,把本该救死扶伤的医疗物资变成了敛财工具。尝到甜头后,王康年越发肆无忌惮,竟打起志愿军医疗物资的...
陈毅将军的调查并不十分顺利,这背后的原因便是王康年的头上有非常多的保护伞,正是因为有这些保护伞,王康年才会肆无忌惮地空手套白狼,售卖假冒伪劣药品。随着调查的深入,王康年贿赂政府机关人员的过程终于浮出水面。王康年为了结交政府机关有权有势的官员,专门成立了一个“后勤部”,或称“公关部”。他拉拢官员的...
1951年底,朝鲜战场上,彭德怀因药品问题大发雷霆,怒骂不法商人王康年“利欲熏天,丧尽天良”。志愿军伤员因假药而死伤惨重,令人心碎。战时药物紧缺,本应救命的药品却成为了夺命凶器。王康年以其投机取巧、肆意欺骗的行径,导致了成千上万士兵不应有的死亡。为何在国家全力支持下,还有如此黑心商人存在?王康年的行为...
一、王康年其人 浙江杭州富商之子 接手家族产业,开设上海大康药房 经营手法不道德,口碑极差 解放后伪装"红色企业家",骗取信任 二、假药案始末 抗美援朝时期药品紧缺背景 王康年承接志愿军药品订单 挪用订金还债,以次充好 生产销售劣质急救包过程 三、案件揭发过程 前线将士出现异常情况 彭德怀发电报告急 周总理、毛...
1944年,王康年上演了一出“跑路大戏”。一家名叫信谊的药商,把一批价值19800万元(旧币)的药品存放在他的药房。可到了第二年,王康年突然宣布清仓倒闭,这批药品也跟着“不翼而飞”。信谊多次讨要无果,最终报警,但警方根本找不到王康年的踪迹。直到1945年5月,这场官司陷入僵局,王康年彻底“蒸发”。抗战结束...
“奸商”王康年,卖假药给志愿军骗取3亿元,店员揭发后被判死刑 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而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中朝两国人民皆付出了不朽之代价!然而,总是有那么些人,他们心中毫无民族大义,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发起了“国难财”!比如当年那个卖给志愿军假药,骗取3亿多元的“奸商”...
可现在是新中国,党和人民可不会惯着你,公安部很快把目标锁定了大康药房,一定要铲除如王康年这样的黑心资本家。王康年籍贯浙江杭州,出生于1924年,在那个战乱不断、朝不保夕的民国乱世出身富贵人家的他,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不过此人心性不定、头脑活络,加上好逸恶劳、胆子很大、又有些小聪明、总是喜欢...
1952年,朝鲜战场炮火猛烈,志愿军战士英勇抵抗,保卫国家。但远在上海,商人王康年却秘密布下了一张邪恶的网。这张网使得众多勇敢的战士最终陷入了死亡陷阱。一些本应用于拯救生命的医疗用品,却变成了致命的工具——因为纱布上长出了霉菌。这个故事中隐藏着令人愤慨的秘密。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得回到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