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祠堂,位于山东滕州西门里街二巷,祠堂始建于1870年(清同治九年),是清帝准予自行捐资兴建的王东槐专祠,旨在纪念精忠报效清廷的翰林王东槐,全称为“王文直公专祠”,民间俗称“王家祠堂”,是王家的家祠。建国后,王家祠堂划归驻军使用。现王家祠堂免费参观。王东槐,字荫之,又字树声,号次屯,山东...
王家祠封火墙 稍后,在王家岩下龙泗沟觅得祠堂基址,并“置田一百余亩”,作为祠堂产业,修建祖祠。这个祠堂就是保留至今的王家祠,祠堂实为王氏后人共同的祖先——王梅峰、王梅庄之父王肇所立,故称“肇公祠”。肇公尝会从此每逢清明、立冬聚会,以慰先祖之灵。前文已述,王肇后代从王梅峰、王梅庄开始,字辈...
族人倾尽合族之力,在家乡营造这样一座圣殿,并且在这里举行族人的所有庆典活动,正因为这里安歇着祖先的在天之灵,确切地说,也是安慰祖先神灵的一种对话形式。 坌处王氏宗祠既是王氏先人给后代及当地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清水江流域木商文化繁荣的见证...
📜 文物保护单位:资中王家祠 🏞️ 建筑风格: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建造,四合院布局,坐北朝南 🌈 建筑特色:山门、戏台、天井、正厅、东西厢房,总面积近990平方米🏺 山门:六柱五间四重檐牌楼式,红砂石雕刻,高约8米,宽约8米。正中为大门,横梁下刻有两只透雕倒爬狮子,栩栩如生。上方横梁雕有双凤朝阳和...
王家祠 王家祠,自建村以来,一直叫王家祠的地名。地名含义 因村内有座王家祠堂,故名。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前得名,2010年由于区划调整、乡镇村居合并,陆续被拆迁。
“三槐堂”王氏家祠始建年代不详,从清乾隆七年开始重修,位于徐州市丰县王沟镇王仙桥村三组西头位于丰县西部。文物历史 据《王氏族谱》记载:来祖宽,字量溥,始居山西平阳。宽行二,昆季五人。长恭,次宽,三信,四敏,五惠。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自山西省洪洞县广济寺(俗称老鹳窝)移民东徙安徽...
王东槐祠堂(王家祠堂)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系王东槐专祠,坐落在滕州市西门里街路北,当地人习惯地称为王家祠堂。2006年12月7日,王家祠堂被授予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建筑风格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封闭式建筑,有门厅、御碑厅、前厅、东西暖阁、东西厢房、后大殿及东西跨院等。
🏞️ 王家祠位于内江市资中县铁佛镇柏龙村,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坐北朝南,采用四合院布局。现存建筑包括山门、戏台、天井、正厅和东西厢房。整个建筑群保留了完整的飞檐脊饰、灰塑雕刻和封火墙。📸 山门是王家祠最具特色的部分,采用“六柱五间四重檐”牌楼式设计,通体高宽约8米,由红砂石雕刻而成...
王家祠堂(又称王氏宗祠),坐落在湖南省衡南县栗江镇隆市村渔溪组,坐北朝南,海拔高度84米。距衡桂高速公路硫市进出口八公里,距衡阳市区三十公里。北起回雁峰、接龙山,南止杨梅峰、城基山。由渔溪王氏自鼻祖王万庄于宋淳化五年(994)在原衡阳城基山长评乡大渔村(今属衡南县栗江镇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