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的上海情结:不响的艺术 说到王家卫,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香港的那个导演,但其实他身上也有上海的影子。我一直以为他只是拍他想象中的上海,没想到他居然这么懂上海。妈妈不喜欢《繁花》这部电视剧,觉得它夸大了上海的繁华,失去了市井气的一面,而这正是这本书的精髓。不过,我个人更喜欢电视剧版,不太喜欢书。...
王家卫的上海情结是显而易见的,从他的多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上海这座城市以及上海文化的深厚情感。他的电影常常以上海为背景,展现上海的风情和人物的故事,这种对上海的偏爱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于《繁花》这部剧,王家卫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从筹备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都力求精良制作和艺术表现。
王家卫的家庭,就是众多移民大军中的一员。 1963年,5岁的王家卫离开位于淮海路的上海的家,跟随父母来到香港地区,他非常清楚包括他父母在内的“上海人”的心态: 这一群上海人还是带着上海的习惯、感觉,他们的世界就是怀旧的世界,永远不会把香港地区作为他们的家。 童年的王家卫及父母 于是,二代移民的王家卫拍电影时...
王家卫 上海情结这花痴 她懂我的心 葛老师搬家 - 退休男孩在路上于2023122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2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金宇澄解释说:“繁花就像星星点点生命力特强的一朵朵小花,好比树上闪烁小灯,这个亮起那个暗下,是这种味道。”小说《繁花》共31章,阿宝、沪生和小毛是贯穿首尾的三个主要人物,小说中两条时空线交织,1960、70年代的回忆与1990年代的故事交替上演。王家卫说,《繁花》没有连贯的故事,表面是饮食男女,里面是山河岁月、...
王家卫 上海情结 - 南汇杨有歌于2024010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9.1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王家卫在导演生涯中一直对《繁花》怀有执念。他曾表示,这部小说帮助他补白了六十年代来香港后的上海面貌。七年前,王家卫买下了小说的版权,并表示要创作电影、电视剧两个版本,尽量保持小说方言,强调“剧中人都讲上海话,配字幕”。然而,预告片中使用的是标准普通话,这让人对正片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一些疑问。上...
王家卫的上海情结:繁花能否代表上海? 王家卫的电影中总是充满了上海的元素,比如《花样年华》里的旗袍和上海话对白,还有《阿飞正传》中男主妈妈的上海背景。虽然王家卫出生在上海,但后来随父母移民到了香港。尽管如此,他对上海的情感依然深厚,亲身经历了上海的文化、语言和魅力。 有些网友认为王家卫的《繁花》没有完全...
这话有一层是说王家卫慢的意思,但也没错。八年了,王家卫的《繁花》现在依然还是预告片。 预告一出,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说好呢,有点说不过去;说不好呢,也确有可圈可点之处。不过抛开这部剧,倒可以聊聊上海的情调与魅力,以及为什么王家卫偏爱上海女人。 上海是王家卫的出生地和故乡,五岁离开去了香港,他对...
王家卫出生在上海,去香港的时候五岁,上海外滩、东风饭店、澳门路的路灯都成为他作品中常见的符号。而 《花样年华》想要表现的,正是他的上海情结。影片前前后后拍了15个月,本来故事的发生地是在北京,但因各种原因没有实现。于是,王家卫将影片故事发生的背景改了,改成了60年代上海人发生在香港的故事,而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