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王世贞非常欣赏这种风格,但他也承认,王宠的作品有时显得比较刻意,这种姿态似乎是故意展示出来的,而非情绪的自然流露。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记载了他去苏州石湖探访病中的王宠时的情景。王宠在这次会面中讲的是官话,而非当地的吴方言。何良俊对此感到诧异,并将这一细节记录下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宠的...
尽管比起文徵明,王宠的年寿过于短暂,书法还未发展到最成熟的状态,但因他早慧且勤奋,其时书名已显,世人多将其与祝允明、文徵明、陈淳并称为“吴门四家”。王世贞曾评价当时的吴门书派“天下法书归吾吴,而祝京兆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次之”,认为王宠的书法成就仅次于祝允明和文徵明二人。何良俊则将他推为文...
王宠的小楷,不只得到同时代人的独爱,也深受历代书法家的喜爱,正如他的名字。王宠青少年时,书法就颇具盛名!可惜刚刚不惑之年的他,便匆匆地离开了人世。验证了“天妒英才”这个俗语。王宠的小楷《国语》,点画之间,无不折射出钟繇和二王的光辉!此幅鸿篇巨制,笔情墨韵,既有钟繇的古朴稚拙,也有王羲之的风华...
王宠,男,1982年10月出生,博士,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力学科学与工程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人物经历 1. 2013年11月—至今, 四川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讲师 2. 2009年10月—2013年08月, 巴黎第十大学,能源与工艺工程系,获博士学位 3. 2008年08月—2009年09月, 诚和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王宠与之不同,他的线条之间常有断点,如同他的楷书,给人一种虚和空灵之感。王宠的行草书在重心、造型以及部首间的连接等方面,也如同他的楷书一样,营造出一种跳荡感。以《瞻眺诗》为例,虽然单字造型大多重心稳定,但他常通过部首的左右、上下错动来增添微妙的动感。他并不强调单字点画的整体连贯性,而是更...
王宠的书法能抢祝枝山的风头,而相比于天资平平,大器晚成的文徵明、董其昌等人,王宠才气远超他们,假使能如文、董一般长寿,王宠的成就不可估量。王宠的小楷极为精妙,但他的草书更是一绝,可谓独树一帜,数百年来膜拜者无数。《草书千字文》是王宠罕见之作,也是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至宝。此帖写于明嘉靖六年...
赵子昂的书法尤为精熟,他的字如何好,是一笔一划能够窥探的,其精华在实处;而我们学习王宠的书法,即便是掌握了他的用笔、结字方法,也很难写出他书法中蕴藏在虚处的淡雅、恬静的魏晋气韵。不过学习这样的作品,能够很好地提高我们的审美眼光;虽然达到《竹林七贤》这样的高度很困难,但若能得其三分神韵,小楷便...
王宠的书法刚开始的时候是学习蔡羽,后来就规范去学习晋唐的书法,楷书学习虞世南和智永,行书学习“小王”王献之, 行草书学习祝允明,而且与祝氏一样,也取法李怀琳,所以王宠的行草书与祝允明的书法极其相近。王宠虽然在书法上是学习祝允明,但是在书法地位上也是与祝允明和文征明并称,可见王宠的书法地位和实力之高...
王宠(1494-1533),明代书法家,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江苏苏州)人。 邑诸生,贡入太学。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鸟。诗文声誉很高,尤以书名噪一时,书善小楷,行草尤为精妙。 著有《雅宜山人集》,传世书迹有《诗册》《杂诗卷》《千字文》《古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