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青(1913年2月6日-2007年12月24日),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原国家副主席、新疆农业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始人王震同志的夫人,北京西城区第八女子中学的老校长。2007年12月24日,王季青同志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94岁。人物生平 王季青(1913-2007),出生在辽宁沈阳,“九一八”事变后随母亲...
在贺龙、关向应等师首长的介绍下,王季青对王震逐渐产生了好感。不久,在两位首长的撮合下,王震与王季青举行了婚礼。婚礼是在岢岚河畔一家简陋的农舍里,由关向应主持的。关向应说:“志同道合者一见如故,才有这战场上的‘罗曼蒂克’。”爽朗幽默的王震说得更干脆:“么子‘蒂克’,这叫‘速战速决’!...
王季青去了北大荒,一连过了好几个春节。到了1962年七千人大会后,彭真在北京的一个大集会上,公开给王季青恢复了名誉。之后,她就回到了女子八中,重新当上了校长,这一当就是11年。现在,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特别想念她,都以能有这样一位出色的校长而感到骄傲!“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教育领域也是...
1978年后,王季青曾陪王震将军到新疆视察工作,但很少公开露面,媒体上基本没有关于她个人的公开报道。期间,她以教育部中教司巡视员的身份,走访了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调研,提出了迅速发展普通教育的许多宝贵建议,直至退休。如此,王季青在教育战线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奉献了自己大半生。1993年2月6...
1937年深秋,24岁的王季青随北平、天津等地的三四十位流亡学生,来到了晋西北八路军第一二○师前线。国难当头,烽火连天。晋西北的热风不但吹沸了王季青报效祖国的热血,同时旋风似的,也将她“吹”进了王震将军的生活。说起来也巧,入伍后不几天,师里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部署创建抗日政权工作和更加有力地打击敌人的...
牡丹江管理局党委书记丁元森宣布:“王震将军夫人王季青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开始”。 为了便于合葬,牡丹江农垦管理局,事先在王震将军塑像右侧,按照男左女右的贯例,在右侧地基上,事先下挖好三米见方的坑,最右侧边有三层台阶,在坑底层有通向塑像基座内部...
王季青,一位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和教育事业的杰出女性,她的一生是伟大的,这种伟大并非能够用浅薄的语言描写清楚,只能去她的生活点滴中窥见。01 王季青自幼年起便失去了父亲,从小缺少父爱庇护的她,很早便学会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对抗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这个出生于1913年的沈阳女孩亲眼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狰狞可...
这三位优秀的儿子,是王季青与王震家国情怀的继承者,也是他们对祖国的承诺。王季青的母性关爱,与王震将军的坚韧决断相得益彰,共同书写了一段家国情怀的壮丽史诗。总结:王季青的故事,是一部中国抗战历史的缩影,更是一段平凡女性的不凡传奇。她不仅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无畏,更在家庭和国家建设中贡献卓越。王季青...
值得一提的是,王季青与王震一共生育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王兵、王军、王之,他们兄弟三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其中王兵参军入伍,担任过南海舰队航空兵副参谋长等职务,王军从商,担任过中信集团董事长等职务,王之则是我国的计算机科学家,创办了中国计算机发展公司,担任总经理。总的来说,王季青的三个儿子都在...
王震与关向应、萧克一同坐着,他们精神抖擞、谈笑间尽显豪情,给王季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达120师报到后,王季青被分配到了民运部,负责扩兵任务。贺龙和关向应对王季青的工作能力十分赞赏,也很关心她的个人问题。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他们的爱将王震。1938年1月份,王震和王季青在山西的崞县喜结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