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牺牲前,王孝和先后写下了三封遗书,给妻子的遗书就是其中的一封,信中充满着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饱含着对父母、妻子、孩子的不舍之情,体现了他浓浓的家国情怀。作为儿子,王孝和挂念着年迈的父母,即便身陷囹圄也不忘叮嘱妻子:“对我的双亲,你得视如自己亲父母一般。”作为父...
要说王孝和对忻玉英完全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个姑娘又年轻又漂亮,人还很贤惠,简直就是理想的结婚对象。但是,王孝和的出发点是想利用对方掩护自己的组织行动,所以他的心里一直有愧疚,更何况自己的工作性质危险,哪一天自己死了也并不奇怪,这样岂不会耽误人家?两人虽然结了婚,王孝和的心思却多得很,...
王孝和为人随和,和同学相处很好,他特别钦佩全校功课最好的同学许统权(中共党员),许经常找王孝和谈心,帮助他提高思想觉悟。许统权对王孝和说:在校学习,不仅要掌握文化知识,而且要关心国家大事,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持抗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图片说明:王孝和就义前的微笑 每次我病得很厉害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我的父亲,我想起我父亲牺牲前还是面带微笑。对我来说,明知道马上要告别人间,还是面带微笑,真不是一件易事。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父亲临刑前还能面带笑容?新中国成立后,我渐渐明白了,他是看到了正义的曙光就在眼前,国民党没有几天奔头了...
王孝和,浙江鄞县人(今宁波市鄞州区),1924年2月出生于上海虹口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1938年考入上海励志英文专科学校,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由党组织安排进杨树浦发电厂工作。1948年任上电工会常务理事、党团书记等职,维护工人利益,多次领导工人与...
到达刑场后,王孝和突然转身,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人群,好像在寻找什么人。他在找怀有身孕的妻子忻玉英,但由于这场审判是秘密进行的,妻子并不知道自己和丈夫将天人永隔。在行刑前,记者用手里的相机定格下了这位英雄生命最后的容颜。【铁屑事件】1941年,王孝和在读专科学校的时候,经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年后...
1948年9月30日,王孝和被押往国民党的审判台,即使知道前方等待他的,将会是死刑,但王孝和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慌张,他迈着稳健的步伐,奔赴刑场。在去往刑场的路上,王孝和频频回头,像是在寻找什么人,并且嘴里一直小声念叨着:对不起,国民党见状,以为他在等组织来接应他,便立即加强了现场警备,防止地下党员王孝和...
1948年王孝和微笑赴死,转过身寻找妻子的镜头,却看哭了记者 1948年9月,上海国民党特刑法庭内座无虚席。《大公报》记者冯文冈挤进法庭,准备为即将审判的"地下党"王孝和拍摄头条新闻。审判进行得迅速,王孝和很快被以"通共"、"叛国"的罪名判处死刑,并被宣布立即押赴刑场。就在法警冲上前时,王孝和的脸上却没...
1948年王孝和年仅24岁,遭遇迫害,重刑加身,被判死刑。但对于这一结果,王孝和毫不畏惧,反而坦然大笑。而忻玉英在丈夫牺牲后,才发现他们的婚姻“另有所图”,她的丈夫“深藏不露”。可在往后的六十余年里,不管旁人何时提起王孝和,忻玉英永远会说,“我不恨他”。那这场“有所图谋”的婚姻,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