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86篇作品 >>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
1 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
王勃超话“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这个人一生倒霉,到处受惩,在虢州几乎死掉一条命。所以他的为文,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愁满腹一方。杜甫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是说得对的。为文尚骈,但是唐初 ...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的“初唐四杰”,揭开了光辉灿烂之唐代文学序幕。王勃(650—676年 )是初唐四杰之首,著作甚丰,今存诗80多首,存文(包括赋、 序、表、碑、颂等)90多篇。 王勃年少英才,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言, 一段在滕王阁上洒墨挥毫的传奇,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钦赞和喟叹。名...
王勃,安徽安庆人,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纵向、国防、国有大型企业重大科研项目(6308.5万)负责人;中国矿业大学深地空间探测开发党支部书记;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卓越学者;华为公司罗马广场研究员;国家行业技能大师(教科研人员),国家行业顶刊新锐科学家,江苏省好青年(创新创业类),安徽...
王勃是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首,他的《滕王阁序》名传千古,可谁又知道他幼年神童,未冠而仕,短暂一生,却逆天而行。试问有唐一代,谁能与之匹敌?王勃,字子安,祖籍山西晋中祁县。王勃出生儒学世家,祖父王通是隋末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王通又称“文中子”,《三字经》中把他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
分享王勃的经典诗作八首,一起感受他的心灵世界和心路历程。1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唐王勃《咏风》林壑:树林的山谷。山楹:山间的房屋。这是王勃笔下秋天的风声,凉风劲疾,风过之后,山谷顿时变得清爽凉快,山间的雾霭...
671年秋,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朋友凌季友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让王勃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王勃参军期间,有个官奴曹达犯了罪,好心的王勃将罪犯藏起来,后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天无绝人之路”,本该判斩立决的王勃,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现在看来,...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其家乃大儒世家,敢称世家,必有底气。王勃的爷爷王通是隋末大教育家,是隋朝大儒,《三字经》将他和荀子、杨子(杨雄)、老子、庄子列为诸子百家五子之一,人称“文中子”。王通2岁就能读书,5岁可以和父亲纵论国家大事,18岁中秀才。在隋朝,秀才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