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以下是他的个人资料: 一、基本信息 姓名:王之涣 字:季淩(一作季凌,一作季陵) 出生时间:唐睿宗垂拱四年(公元688年) 逝世时间:天宝元年(742年)二月十四日 享年:五十五岁 籍贯:绛州(今山西新绛),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二、生平大事 早年经历:王之涣出生于普通仕宦之家,自...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时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 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
唐朝诗人。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上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为妻。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卒于文安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资料简介王之涣的诗都是非常大气的可以称得上是气势恢宏意境开阔热情洋溢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王之涣的诗作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王之涣的诗用词非常的简朴看不到豪华的句子更加看不到生僻的用词就是那么平时那么不经意的几个字就能够立刻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怦然心动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是让王之涣的诗作...
【条目1】王之涣,字季凌,排行第七,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他曾任职于冀州衡水主簿,后因批评朝政而辞官,家居长达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县(今河北文安)尉,逝于任上。王之涣性格慷慨,有远大志向,擅长创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崔国辅等人互相唱和,名声大噪。...
王之涣,盛唐诗人,字秀凌,山西太原人。其仕途多舛,因被诬告去官后归乡十五年,后复职为文安县尉,以清廉著称。性格豪爽,与王昌龄、高适交往密切。他的诗以描绘西北风光见长,尤其以《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为著名,成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被誉为与高适《塞上...
有关王之涣的资料诗人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 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 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 王之涣墓志铭 王之涣出身于...
王之涣(688-742),或作王之奂,字季陵,晋阳(今山西省太原)人,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县)。 其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此概为移家迁居绛州之由。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 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其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其兄之咸、之贲亦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