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同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提出了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对共建“一带一路”未来的金色十年作出规划。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在2024年步入第11个年头,今年7月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
王义桅: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同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提出了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对共建“一带一路”未来的金色十年作出规划。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在2024年步入第11个年头,今年7月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
第二个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签不签“一带一路”成为了中国和世界关系好不好的一种写照,也是一种独立性的写照。现在全球霸权国家,地区霸权国家和地区大国,或者世界大国签的还比较少,没有这种理念的大部分的国家都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这是对世界体系的一种检验,(1)它推动了全球...
“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体现是后面两大初心,在前面两大初心的基础上,中国人是既要这个又要那个,西方逻辑是要么这个要么那个,所以统筹这个概念发现英语很难翻译,顶多是coordinate(协调)的意思,统筹不是这个意思。所以我到德国讲“一带一路”,他们说“一带一路”没有入宪法怎么干?谁在里面谁不...
国是直通车:您之前曾说“一带一路”点亮了一盏灯,让人们看到西方之外的世界,发现世界的多样性和另一种美,自己也会感觉到一种再教育和薰陶。这是一盏什么样的“灯”?王义桅:“点一盏灯,让世界亮起来”,这是我书中原话,这也是原来佛说过的一句话。这盏“灯”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理上的,一个...
为配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光明网将于近日分别刊发,以飨网友。访谈对象: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访谈人员:薛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薛力:对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的整体评价是?王义桅:“一带一路”10...
王义桅表示,“一带一路”给世界带来最大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过去,世界各国认为现代化只有一条道路,就是西方的道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深信不疑。现在,“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成功,使各国意识到应该走符合自身国情条件的发展道路,提出有自己特色的发展倡议,从而打破了对西方的迷信。其次,在“一带一路”...
推动走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全球化,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最现实的使命 过去都是各种不同的文明,近代以来,欧洲率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之后,就把自己说成是唯一的文明。文明从复数变成了单数,成为了普世文明。其他国家只能学他们。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每个国家都要找到自信,不是简单的西化...
王义桅:建议推动区域性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新的十年的开端。3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接受京报集团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与152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议后续可以进一步推动...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分享 手机看 [海峡新干线]如何展望“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王义桅:“一带一路”生而逢十 生而逢时来源: 央视网 2023年10月19日 06:19 内容简介 王义桅“一带一路” 新闻栏目推荐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新闻直播间 新闻1+1 朝闻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