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最新一期公布的数据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友王中林院士再次名列前茅:全学科职业生涯科学影响力(Career-long impact)排名第2;全学科单年度科学影响力(Single-year impact)排名继续保持第1名,并自2020年起已连续4年蝉联榜首。根据此榜...
2003年,王中林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9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2022年当选欧洲工程院院士,同年当选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2018年,王中林教授获得世界能源界最高奖埃尼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2019年...
王中林说:“李政道先生建议设立少年班、建成博士后制度、开创CUSPEA等等,这些人才项目对国家的贡献不可估量,他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王中林认为,李政道思考的不是自己带出几个学生,而是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出一批人才,将来在多个领域“挑起重担”。2019年,适逢CUSPEA40周年。王...
李政道倡导的CUSPEA(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让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学院院长王中林院士“命运的齿轮”开始飞速运转。从大学时才接触英语,到参加CUSPEA留学美国,并一步步成为全球纳米能源研究领域奠基人,王中林回望这段历程时,称CUSPEA为“梦想开始的地方”。“对我...
北京时间7月6日下午17:00,2023年度“全球能源奖”(Global Energy Prize)揭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8级校友、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院士因发明摩擦纳米发电机成为人类新能源技术,斩获这一国际能源领域大奖。公布获奖从2019年开始,全球能源奖在“传统能源”“非常规能源”和“能源应用新...
咱先唠唠王中林院士这事儿。王院士在纳米材料领域那就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呢,毅然决然地辞去了美国的教职,就像一只归巢的大雁,飞回祖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这对咱中国的纳米研究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咱得知道,纳米材料在咱这儿起步没几年,就像刚...
北京时间7月6日下午17:00,2023年度“全球能源奖”(Global Energy Prize)揭晓,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院士因发明摩擦纳米发电机成为人类新能源技术,斩获这一国际能源领域大奖。公布获奖 从2019年开始,全球能源奖在“传统能源”“非常规能源”和“能源应用新方式”等三个方面,每年奖励...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顶级的华人科学家,在今年年初却遭到了国内外许多“吃瓜群众”的质疑。起因只是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发布了一项重磅科研进展:王中林院士对麦克斯韦方程进行了拓展,在雷达、天线、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需要无线通信的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12月8日,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公布了2022年度当选该院院士(NAI Fellow)的名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8级校友、国际顶尖纳米科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能源技术专家王中林当选为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 // NAI授予王中林这一荣誉以表彰他在开发纳米发电机(T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