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镗,近代著名书法家,字鲁生,自号积铁子,晚号积铁老人。祖籍河北天津。生于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先生资禀高迈,幼年好学。年十七,为文即能熔铸经史。善辞章,尤精天文算学。会课大梁书院,为群侪之冠。王世镗章草《草诀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笔法精妙 - 古朴劲健:以篆...
王世镗的书法,其书风演变折射出碑帖融合的探索路径。习古期:以章草为本,溯源汉隶。早期,王世镗以《急就章》《月仪帖》为范本,注重章草的法度与古意。其笔法承袭汉隶波磔特征,字字独立,结体端严,可见对传统章草“字断意连”特质的坚守。此阶段作品虽稍显拘谨,但已显露出对古法的深刻理解,如“捺”笔的隶书...
王世镗早年在陕南曾任褒城西乡镇巴知事,此地为汉碑、摩崖刻石集中地,汉代摩崖刻石之最《开通褒斜道刻石》即坐落于此。陶咏其间,这无疑激发起王世镗的书法热情。不过,于书法王世镗的主要兴趣还在章草。在任镇知事时,他曾将《草诀歌》改订正误,加以刊刻。但因刻手粗陋,脱漏而出。后来王世镗再次修订,并加上了...
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是《章草草诀歌》,这个作品让他的名声远播。曾有人伪托卓君庸之手,将王世镗的作品改为《增改草诀歌》(亦称《章草千字文》),隐去作者姓名,声称是明人所作。这让王世镗深感无奈,但当时仍有人在其墓碑上题写:“大书法家王世镗先生之墓,世愚弟于右任敬书。”表达了对这位书法巨擘...
于右任说,此字帖至少是宋朝人所写的。翻到末页,看到“中华民国十年九月,陕西省汉中道镇巴县知事,津门王世镗书”的字样。于右任颇为惊讶:“从此帖看,这人不仅擅长章草,而且深通汉魏六朝书法,确是当代高手。我愿以师礼邀聘此人!”王世镗幸运地遇到了于右任的青睐。他对王世镗的关照提携令人感叹唏嘘,成就一段...
1980年,文物出版社根据旧拓,影印出版了王世镗《稿诀集字》。1989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再次出版王世镗《稿诀集字》。王世镗平生精研书法,治学严谨,对章草、今草的演变及不同特点有独到研究。著有《书诀》《论草书今章之故》《王世镗先生翰墨》等。
王世镗(1868--1933年),字鲁生,中年号积铁子,晚年号积铁老人,天津人。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幼习经史、词章,资秉高迈,后任陕西镇巴、西乡县知事。平生精研书法,治学严谨,于章草、今草的演变及不同特点有独到研究。编著并书《稿诀集字》,原石刻现陈列于汉中市博物馆内。著有《书诀》、《论草书今章之故》、《...
《稿诀集字》是近代大书法家王世镗编著并书写,由《急就章》《月仪帖》《孙千字文》《智永千字文》《出师颂》《三希堂》《淳化阁》《十七帖》《书谱》等20种草书字帖中选辑而成,共1500余字,五字一句,有韵可读,便于记忆,伴有注解释文,说明字体变化规律,篆书、章...
王世镗先生的书法艺术,尤其是他的章草,真是一绝。他的章草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早期,王先生临摹了《急就章》、《出师颂》、《月仪帖》等法帖,他的字骨力雄强,笔势凝重,虽然显得有些谨饬,但却独具风采。接下来,他开始融合章草和今草,借鉴篆书和分书的精华,疾涩并用,笔势流畅。他的字含蓄古朴,没有唐突挥驰...
王世镗的《章草千字文》是中国近代书法史上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其本质是王世镗创作的《章草草诀歌》被后人改名而成。该作品以章草书体为基础,融合了王世镗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承载了传统书法的精髓,又推动了章草的现代传承,成为后世学习与研究的重要范本。以下从作品背景、艺术特色及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