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别的,赫鲁晓夫最著名的形象之一就是他拿着玉米龇牙咧嘴的笑,赫鲁晓夫加上玉米成为了那个年代苏联的象征符号,他也因此得了个“玉米晓夫”的绰号。在他当政时期,苏联大规模地推广玉米种植,当然,和其他野心勃勃的计划一样,他的玉米推广运动也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以至于在很久以后成了一个笑话。 那么这玉米运动到底...
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政府试图解决长期的粮食短缺问题,因此推行了一项名为“玉米运动”的垦荒政策。这一运动自1954年开始至1962年,主要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进行,期间共开垦了4200万公顷的土地用于种植玉米。在玉米种植面积最高的年份,种植面积达到了3700万公顷。尽...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他积极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这一活动在苏联历史上被称为“玉米运动”。 二、“玉米运动”的目标和结果 1957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一个目标,即希望在未来三四年内使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和黄油产量达到美国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戈尔巴乔...
赫鲁晓夫认为,玉米是一种高产、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可以在苏联的大部分地区种植。因此,他开始大力推广玉米种植,希望通过提高农业产量来改善苏联的经济状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和农业机械等支持,以及组织大规模的玉米种植试验和示范。 三、玉米运动的失败 ...
至于玉米运动的负面效应,赫鲁晓夫晚年也检讨过,最大的问题在于强制推行,一刀切,扼杀了地方上的主动性。
1. 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为了提升粮食产量和经济增速,推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玉米种植计划。2. 该计划不顾苏联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强推玉米种植,尤其是在不适合种植玉米的西伯利亚地区。3. 由于西伯利亚的气候条件限制,玉米种植未能成功,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4. 这一运动不仅未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果,...
农业是苏联战后初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赫鲁晓夫根据乌克兰农民传统玉米种植经验,采用“方形穴播法”,让当地农民一次性扩种了200万公顷玉米,结果大获丰收,这使得赫鲁晓夫对玉米刮目相看。他开始在自家菜园进行了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1953年,他在自家周边的农庄播种玉米,使该农庄一下由“过去搞...
1. 赫鲁晓夫在苏联实行了大规模的“玉米运动”,试图通过模仿美国农业成功经验来推动苏联农业发展。2. 然而,他没有充分考虑苏联自身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这些条件并不适宜种植玉米,导致这一运动最终失败。3. 苏联的气候寒冷,光照不足,这使得玉米生长面临巨大挑战。此外,农民们对突如其来的改革缺乏准备,...
经过这些原因,赫鲁晓夫的玉米运动,再怎么努力,依旧会失败。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改变。而农业也拖了苏联的后腿,但石油却成为苏联的另一法宝。苏联不断扩大石油的开采量,用石油创造大量的财富。这才让苏联有资本继续与美国争霸。但苏联的农业问题没有解决,始终是隐患。对底层百姓来说,吃不饱不闹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