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当联合国红十字会的官员前来探访时,无人挺身而出,去反映实际情况以争取应有的权利。即便处于这般艰难困苦、毫无外部支援的状况下,448团依旧涌现出众多英勇果敢的战士。8连副连长王立新,其所带领的43人当中,有41人英勇捐躯,战士们没有一人选择投降,仅有两名战士因身负重伤而不幸被俘。副连长王立新自己也...
448团的悲剧并不是孤立的,它暴露了指挥系统中的一系列问题。上级的决策混乱是最直接的原因。撤退的命令被一拖再拖,师部和工作组之间争论不休,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更荒唐的是,那封可以改变命运的电报,居然被通信连随意销毁。如果电报送达,448团完全可以沿着安全的公路撤回,根本用不着冒险走那条小路。50军工作组...
448团更是50军里的尖刀连,初期作战那叫一个漂亮,三天就干掉了敌人四个阵地,摧毁了40多个火力点,简直是砍瓜切菜。战士们士气高涨,感觉自己都能飞上天了。可谁成想,这胜利的果实还没尝够,命运就给他们来了个大转弯。3月10号晚上,448团接到命令,停止进攻,准备撤回。战士们一听,高兴坏了,立马收拾东西...
哪怕条件那么艰苦,还一点外援都没有,448团也有不少英勇的战士呢。就像8连副连长王立新,他带着43个人,结果有41个人英勇牺牲了。这些战士没有一个投降的,只有两名战士因为重伤被俘虏了。副连长王立新自己也壮烈牺牲在了战场上。8连有两名战士,他们重伤被俘后回国,这两名战士不但恢复了军籍,还都荣获二等功呢...
比如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就有这样一个连长,在弹尽粮绝之际,率领202名战士投降了越军。回国后,这位连长被判了10年有期徒刑,出狱后被问到当年投降的原因时,他只说了四个字:“无奈之举”。那么,此人是谁?他率部投降真的如他所说是“无奈之举”吗?一 此人名叫‘冯增敏’,是中国...
448团接到上级命令后就着手安排回撤方案啦。让特务连排长带着特务连2、3班,还有两个工兵班以及2营组成第一梯队,给部队回撤当先锋呢。团指挥部则带着一营和三营作为第二梯队,跟在后面。等这些安排妥当后,448团在3月12日清晨就正式开始回撤了。3月12号早上9点来钟,山谷里那条崎岖的小道上,猛地响起了...
448团遭到袭击后,迅速向师部汇报了战况,并提出撤至公路的请求。师部立即作出回应,命令他们坚守阵地,同时通知449团和450团前往支援。得知援军即将到达的消息后,士兵们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他们继续固守阵地,等待援军的到来。出乎意料的是,50军驻师工作组在掌握实情后,竟然拒绝了增援请求,反而指示448团在夜间...
448团遇袭之后,立刻就向师部汇报了情况,请求撤回公路。师指挥部当即下达坚守指令,同时告知将会调集附近的449团和450团前来接应。得知会有援军,众人的心情舒缓了不少,坚守阵地等待支援来临。然而,出乎意料的是,50军驻师工作组在知悉情况后,竟然不同意派出支援,还要求448团于入夜后自行突围,按照原定回撤...
团指挥部率一营、三营作为第二梯队跟进。完成配置布置后,448团的回撤行动于3月12日清晨正式启动。在3月12日上午9点左右,谷地里的蜿蜒小径突然响起了一片激烈的枪炮声。第一梯队在噶口村南侧的水坝和稻田区域前进时,遭到两边山腰上越军的猛烈扫射。在这个开阔地带,毫无遮拦,许多士兵毫无防备地中弹倒地,大片...
上级指挥部审慎决策,同意150师沿公路后撤,指令已发出。但因通信连误判战情,认为大规模战斗已结束,电报往来冗余,遂擅自销毁电报,致使该撤退命令未能及时送达,导致后续行动延误。50军工作组撤回路线最终敲定,因联络未果。448团奉命先北上班英地区肃清残匪,再经山间小道撤回。此小道夹于两山之间,地势险峻,路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