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第一个起义的国军将领。但是,还有一位国军将领,率部起义的时间也是在1945年10月,这个时间,离八年抗战结束后不久,而且他的起义,还受到了毛爷爷的亲自接见,被誉为弃暗投明的火车头,这位国军将领就是曹又参。曹又参,陕西怀远(今横山)人,在读书时期就与我党,党员李子洲有着深厚的交...
此战,太平军将领吴定彩面对数倍于己的湘军毫无惧色,打出作为太平军将领的最强一战,岂料,湘军依靠火炮炸开城缺,浩浩荡荡的冲入内城之中,吴定彩见此局面,只得率部死守城缺,战至力竭而亡,打出了太平军老兵最后的“倔强”!
第一位率部起义的国军将领,在解放后,有没有授予军衔 1946年4月26日,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但是在这之前,也就是1945年10月,有一位国军将领率部起义,脱离蒋介石集团加入我党,因此他也被誉为是解放战争时期第一位率部起义的国军将领。而这位深明大义,弃暗投明的国军将领就是高树勋。高树勋,河北省盐山县高金...
正当陈锐霆打日军打得起劲的时候,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陈锐霆被迫率部渡过颖河,与新四军作战,他对“同室操戈”的内战政策,义愤填膺,在这紧要关头,陈锐霆毅然决定要率部起义,与新四军并肩抗日。起义后的第二天,正当陈锐霆忙着做手下干部们的工作时,谁料风云突变,意外发生...
1945年10月30日,国民党十一战区副司令官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率部在邯郸前线起义,他是解放战争中首位宣布起义的国军高级将领,给两党都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毛主席特别指示,要以他为榜样,在国民党内部开展“高树勋运动”,争取发动更多的爱国将领加入人民军队阵营。然而在两年后,高树勋却被抓了起来,他麾下的部队也...
每每说到这次起义,都会用这个词“率部”,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所有人都跟着傅作义起义了。实际上,他当时手下的高级将领对起义一事的反应,是相当的激烈。那时傅作义手下有4个兵团,其中第11兵团的司令员孙兰峰,一直跟着傅作义。而另外三人,第4兵团的李文、第9兵团的石觉和第17兵团的侯镜如,是蒋介石的嫡系。若是不...
二、黄樵松 黄樵松出自冯玉祥的西北军,跟高树勋的关系极好,内心一度非常反感内战。在抗日战争中黄樵松非常拼命,台儿庄战役时立下了大功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南阳保卫战时他也抬着棺材上战场,当时所有友军都撤退了,他一直孤军奋战,直到接到战区司令的命令,才率部突围。日寇投降后,黄樵松担任了30军副军长,奉命进攻晋...
陈颐鼎将军,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71军87师261旅旅长,率部与日军血战于南京,后来靠一块木板逃离日军枪口,捡回一命。谁也没有想到几年之后已是军长的他会率部从日军手里收复台湾。淞沪会战之后,87师奉命前往南京参加南京保卫战。陈颐鼎率部到孝陵卫集结待命,本来要进城接受命令结果发现南京城已封闭,没有长官部的...
1949年,东北野战军攻入天津。此时,最心急如焚的人不是蒋介石,而是驻守北平的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是战还是起义,到了他该做选择的时刻了。傅作义选择了第二条路,率部起义。在这个过程中,有2位兵团司令离他而去。那么,他们最后结局如何?一、两个不愿起义的兵团司令 平津战役期间,傅作义共有4个兵团,但他...
东北因其特殊的政治军事环境、良好的工业基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在抗战胜利后,成为国共双方抢占的重点。自1945年8月开始,我军先后派出10.8万部队和2万多名干部出关。鲜为人知的事,主席曾数次电令叶飞率部进军东北。可后来,叶飞为什么没去东北?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事。(一)胡服陈毅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