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獐小型鹿科动物,又称牙獐、河麂。两性都无角,雄獐上犬齿发达,突出口外成獠牙。獐肉性温热,而且又属发物食品。獐肉用于补虚;祛风。主治外病虚损;消渴;乳少;口僻;腰腿痹痛。,“多食发痼疾”(《随息居饮食谱》),故凡属阴虚火旺体质者勿食;患有热性病者,包括各种感染化脓性疾病,以及癌症、结核病、红斑性狼...
五香獐肉是一道以獐子为主料,以酱油、 食盐、白砂糖、 味精、茴香、桂皮、葱、姜为配料制作的菜品。原料配方 整只獐子(约3千克)1只 酱油1千克 食盐0.5千克 白砂糖250克 味精15克 茴香100克 桂皮150克 葱200克 姜200克 制作方法 1.原料整理:剥去獐皮,除去头、蹄、尾、摘除内脏,将獐体冲洗干净,用刀...
1、丰富的营养素:獐肉富含蛋白质、铁、锌、维生素B2等营养素,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 2、补肾壮阳:传统中医认为獐肉具有温补肾阳、益气血、强筋骨的功效,可以改善男性功能减退等问题。 3、增强免疫力:獐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和多种营养素,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4、改善贫血:因为獐肉富含铁质,所以可以帮助缓解...
药材名称獐肉 拼音Zhānɡ Ròu 出处《别录》 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肉。 原形态獐(《吕氏春秋》),又名:麕(《诗经》),麇(《说文》),麏(《经典释文》),河麂。 体长约1米,体重约15公斤。雌雄兽均无角,耳直立,基部有2条软骨质的脊突,顶端较尖。鼻端裸露。眶下腺小。雄兽上犬齿发达,向下延伸成獠牙,突出口...
炖獐肉是一道菜品,主料为獐肉、水发口蘑,调料是料酒、精盐、味精。原料 1.主料:獐肉500克。水发口蘑100克。2.调烧: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胡椒粉、葱段、姜片。制法 1.将獐肉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洗去血污切块。水发口蘑去杂洗净切片。2.锅烧热,放入獐肉煸炒,烹入料酒、酱油煸炒几下,加入...
阴虚火旺者更不宜食用獐肉。 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獐肉的介绍了解以后,我们知道饮食也是有一定禁忌的,平时在吃獐肉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重视,另外我们想要身体健康饮食上也要有一定的规律性。2獐肉的介绍獐肉为鹿科动物獐的肉。 獐(《吕氏春秋》),又名:麕(《诗经》),麇(《说文》),麏(《经典释文》),河麂。
獐肉味甘,性温,无毒。其主要功效是补益五脏。一般是八月至到十一月之间食用最好。其他月份食用则容易动气。形体消瘦、恶疮患者,食用后会使旧病复发。心性粗狂豪放的人,食用后能减小其性,让人变得胆小;但若是胆小的人食用后,会变得更加胆怯。而且獐不能与鸽一起食用,否则容易形成症瘕。獐髓能益...
制作方法 1.原料整理:剥去獐皮,除去头、蹄、尾、摘除内脏,将獐体冲洗干净,用刀将其切成6块(前、后腿4块,獐身分2块)。 2.腌制:用食盐均匀地涂擦于每块獐肉上,腌制12小时,取出后抖去肉块上多余的盐粒。 3.卤制:在卤汤内先加入除糖、味精以外的配料,然后放入坯料烧煮约1小时左右。待獐肉将熟时,再放入糖...
獐肉的主治|性味|功能: 獐肉用于补虚;祛风。主治外病虚损;消渴;乳少;口僻;腰腿痹痛。 【原形态】獐,小型鹿类,外表比麋大,重约15kg,体长约1m,四肢粗壮发达,尾甚短,几被臀部的毛所遮盖。雌雄均无角,雄性獠牙显露,侧扁,向下延伸,突出口外。耳中等大,基部有两条软骨质的脊突,顶端较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