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次事件:2014年冷水团事件2014年10月30日深夜,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獐子岛)发布公告,披露其位于大连长海县的养殖海域遭受了数十年一遇的冷水团袭击。这一事件导致公司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下的100多万亩虾夷扇贝几乎全部绝收,这些扇贝正处于收获期。受此沉重打击,獐子岛前三季度的业绩骤然转变,存货...
只不过,哪怕是獐子岛敢编,扇贝们也演不下去了,2018年2月,獐子岛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獐子岛的扇贝为何频繁跑路?最开始的时候,虽然獐子岛明着造假,证监会也立案调查了,但这件事很难明确。根据獐子岛公司的年报,扇贝撒苗的时候、捕捞的时候,都有视频记录,年报盘点的时候,事务所也请了...
就在证监会立案调查后,2019年3月末,獐子岛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亏损4000万元-4500万元,影响业绩的主要因素又与扇贝有关。獐子岛称,受2018年海洋牧场灾害影响,其于2016年、2017年底播的虾夷扇贝可收获资源总量减少,短期内,由于海洋牧场养殖产品产量下降,相应折旧摊销、海域使用金等固定成本无法摊薄,导致产品单位...
2015年2月,2000名獐子岛居民实名举报了獐子岛公司。他们称2014年的“冷水团”事件是獐子岛公司与当地镇政府共同导演的一场 “弥天大谎”。如今4年过去,参与举报的不少老渔民已经过世,澎湃新闻记者获得了当年的举报材料,再次登岛寻访当年的联名举报人。 “受灾海域出事前曾偷捕” “冷水团”公告转天,2014年10月31日...
如果在2014年闹出第一个笑话——扇贝“跑路”后,监管机构就及时出手,对其存在的问题予以调查,即使不立案,也要把问题弄清楚,獐子岛或许就不会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深渊,獐子岛的实际控制人也不会胆子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离谱,最终走向犯罪。然而,从这些年来獐子岛的行为来看,并没有受到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督,没...
近日,包括獐子岛王先生在内的2000多人,联名举报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公司)“冷水团事件”造假。举报材料称2014年的“冷水团造成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事件”不属实,造成绝收的并非冷水团这一自然灾害,首先是“提前捕采”。王先生透露,公司把参加该区域作业船只的航海日志都收走了,但是少数船长留了几本...
据媒体报道,曾经轰动一时的獐子岛“扇贝跑路”案,有结论了。其中一些细节的披露,令人咋舌。事件的始作俑者,獐子岛原董事长吴厚刚被判刑15年,并处罚款92万元。15年,一点毛病都没有!此前被坑的獐子岛投资者心里憋了多年的恶气,终于能释放出来了!说起獐子岛的“扇贝跑路”案,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令人啧啧称奇,...
獐子岛“扇贝逃离”案迎大结局 獐子岛扇贝事件,自2014年开始便引发关注。第一次跑路是因为北黄海异常冷水团,扇贝绝收。第二次是2018年,部分海域扇贝存货异常,导致巨额亏损。据统计,獐子岛的扇贝在过去的6年里,遭遇了5次逃跑或死亡事件,投资者开始怀疑其中的猫腻。獐子岛频繁利用扇贝跑路这一借口,视规章制度于无...
引言:獐子岛“扇贝跑路案”终于迎来了最终的结局,原董事长吴厚刚被判处15年刑期,并处罚金92万元。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过去的几年中,獐子岛的扇贝频繁出现“跑路”或“饿死”的情况,给投资者和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然而,事实真相背后隐藏着种种猫腻和黑幕。这篇文章将详细描述獐子岛“扇贝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