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圻用了足足3年时间总结了三线建设时期的经验与不足,为后来的脱险搬迁工作作参考。 在三线,“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句话妇孺皆知。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原则,建设初期各基地没有幼儿园,没有学校,没有医院。父母上班,没到上学年龄的孩子满山野玩,有滚落山涧溺水的,有误食山果中毒的。王...
献血者都知道,每次在无偿献血之前都要做系列检查,比如量血压、称体重,还要血型、血红蛋白等检测。 但献血者可能不知道,为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无偿捐血者献出的血液送进血站后,还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以及ABO...
在闲聊中,刘玉霞得知金莉认识自己的同学,不禁感叹,“我们的人生轨迹都是随着父辈们的选择而改变的。国防事业就是这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但这是我值得骄傲一辈子的事情。”816地下核工程旧址的检票员金莉,她的父母曾经服务于816工程 816地下核工程旧址的入口 解说员王芋七正在介绍控制室内部的情况。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华工的贡献并未被提起,他们的身影和故事,被排除在美国崛起故事之外。游客在广东江门市博物馆铁路华工展厅观看唐纳峰绝顶隧道模型。江门市博物馆供图 但历史不会被遗忘。筑路工人之孙、华裔退休工程师赵耀贵(Bill Chew)从1999年起四处奔波,在旧纸堆里翻刨,寻找华工后裔,走访工人后代,与美国学...
「奠基·劳动英雄」支援三线 他们献了青春献子孙 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位于湖北襄阳的工厂里,很多工人说话都不是当地口音,反而说着一口东北话,因为在那里东北话已经成为了“厂话”。时至今日,在陕西西安、四川成都、贵州花溪等地,我们还能听到亲切的沈阳口音,而这就得从东北支援内地和援建三线说起……三...
在那些找郭宁宇献血的人里,有个叫王卫楠的比较特别,他竟然在2个月内找郭宁宇献了4次血小板。根据相关规定,两次单采血小板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4天,而王卫楠几乎都是卡着这个时间间隔去献的血。每次他都能从郭宁宇那儿拿个四五百元。还有人找郭宁宇献血后,逐渐发展成小“血头”,反倒向他推荐献血者,...
一家三代人为了保护中国丹顶鹤,献出了两个人的生命,至今仍坚守 1987年,一位黑龙江女孩为了守护丹顶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年仅23岁。在中国的环保战线上,她是第一位因公殉职的烈士。她叫徐秀娟,她的感人事迹被谱成一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广为传唱,演唱者朱哲琴录音时几度落泪。她的故事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
她用单臂献出了双倍的爱 武汉大学教授16年献血200次 11月15日 武汉大学教授潘迎春 在武汉血液中心完成了第200次献血 今年52岁的潘迎春 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2004年8月4日开始 就踏上了无偿献血这条爱心之路 据统计 2004年至今 潘迎春无偿捐献全血、成分血共计200次 累计血量84900毫升 相当于17...
就在左宗棠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曾国藩对他到底是何态度的时候,胡雪岩献了一计,让左宗棠顿时拍案叫绝。胡雪岩深知,左宗棠能成为浙江巡抚,完全是曾国藩力荐的原因,无论如何,如果左宗棠将曾国藩得罪,都是一件不仁不义的事情。为此,胡雪岩建议,让左宗棠将老家内眷、家小接到杭州,经过南京的时候,去曾国藩的府上住...
年仅22岁的他为绥远和平解放献出了生命!王士鑫,字珍宝,男,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受党的委派,到平地泉铁路管理处工作,积极投身绥远和平解放事业,艰苦奋斗、奋不顾身,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被特务杀害,献出了年仅22岁的生命。 入党:在艰难岁月中成长 王士鑫1928年出生在北京通县的一个贫困之家,由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