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狷者”一词既可指那些胸襟狭窄、性情急躁之人,也可指那些洁身自好、性情耿直之士。在具体语境中,需根据上下文来准确判断其含义。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句话讲了三种人,第一种人:中行,也就是行中道之人,合乎中庸之道之人。那么第二种:狂人。第三种:狷,狷者。这句话,我们把它分成两层意思来讲解,第一层我们说这是讲三种人。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如果我们不能和行中...
狷,有两个意思:1.心胸狭窄,性情急噪.例:狷急;2.耿直,不肯同流合污.例:狷介.狷者的意思,可从下面的话中去考虑:“狷”,狷者有所不为,狂者进取;狂者拍案而起,狷者只是拒绝;狂者嫉恶如仇,狷者从善如归。狷(獧)juàn笔画数:10部首:犭狷[形](1)拘谨无为。引申为孤洁。与“狂...
【译文】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激进,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做的。”傅佩荣先生译:孔子说:“找不到行为适中的人来交往,就一定要找到志向高远或洁身自好的人。志向高远的人奋发上进,洁身自好的人有所不为。”【集解】包曰:「中行,行能...
《论语·子路》中,子路问孔子何如斯可谓之士,孔子答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此语衍生出“过之谓之狂者,不及谓之狷者”的经典论断,实为儒家道德哲学中关于人格评价的重要标尺。 从字源考据,“狂”字本义为大犬奔走,引申为行为超越常规;“狷”字从犬从肙,《说文解字...
"孔子在评价人才时,特别提到了两类人:狂者与狷者。狂者,是那些喜欢谈古论今、立下宏大志向的人;狷者,则是那些谨小慎微、有所不为的人。你觉得这两类人,哪一类更值得欣赏?"小王思索片刻,答道:"依弟子之见,或许是狷者更胜一筹。毕竟言行相符,不逾矩。"老者微微一笑:"多数人确实会这么想。但你...
意思是孔子把人的性格分成三类:狂者、狷者和中行。出自——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子路》。原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译文: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原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翻译】【杨伯峻】孔子说:“得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和他相交,那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和狷介的人罢,激进者一意向前,狷介者也不肯做坏事。”【李泽厚】孔子说:“得不到与合乎中庸的人在一起,那么就与狂士和洁者吧。狂士积极...
狷者钱钟书 狷者,就是狷介的人,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的人。 历史上这样的狷者,枚不胜举.“晓梦迷蝴蝶”的庄生是狷生,“安能为五斗米折腰事乡里小儿"的陶渊明是狷士,“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是狷士,“梅妻鹤子"的林逋是狷士,“难得糊涂"的郑板桥是狷士,“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