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第7团(榴弹炮)、炮兵第12团(榴弹炮)、炮兵第16团(野炮)、重迫击炮第11团。从上述各团的类型可见,显然装备的都是偏重型的火炮,这实际上就是当时国民党军独立炮兵部队的特点。这种独立炮兵部队往往集中配备大口径火炮,以独立炮兵团的编制存在,然后分别配属到各大战区中使用。由于东北战场的重要性,国民...
第7炮兵团(榴弹炮)、第12炮兵团(榴弹炮)、第16炮兵团(野战火炮)以及重型迫击炮第11团。从以上各类团体来看,明显它们装备的都是以重型火炮为主,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军独立炮兵部队的特征。这种独立炮兵部队通常装备有大型火炮,按照独立炮兵团的编制进行组织,并将其分别派遣到各个主要战区使用。由于东北战...
因此自1935年3月开始,国民政府武汉行营设立炮兵整理处,开始对国军中的炮兵部队按照火炮种类进行整理。在淘汰一批老旧火炮后,全军火炮总数不足500门(75mm口径及以上)。共编成两团制的炮兵旅4个,独立炮兵团5个,独立高射炮团2个,独立山炮营、独立野战炮营、独立重迫击炮营各3个,另有少量火炮编入少数精锐调整师。独立...
5.5万 50 02:43 App 抗战时期•【日本投入多少火炮?】 2.4万 28 05:50 App 抗战时期•【抗联编制和武器配置】 2.8万 19 02:13 App 三分钟了解二战各国师属炮火支援编制———德国篇 4.8万 70 02:21 App 二战各国步兵团编制---【中国篇•东北军步兵团】 29.6万 525 04:55 App 东北军装备配置 ...
除了榴弹炮之外,国民党军第三独立炮兵团就是第十六团。该团是野战炮兵团,装备日制38式75毫米野战炮。按照编制,应该是3个营9个连左右。每个连配备4门火炮,共计36门野战炮。不过,根据1948年初的兵力统计,该团实际拥有野战炮34门,可见兵力还是略显不足。相比于重型榴弹炮不便运输的缺点,野战炮兵团的机动性相对...
1936年7月,第25路军郑廷珍、王修身等师旅长联合反对总指挥梁冠英。事后,梁冠英辞职,该路军番号撤销,其炮兵团团长穆政仁请求由中央直辖,8月被改编为独立炮兵第9团,辖野炮、重迫击炮各1营。1937年4月,因人事矛盾,炮兵第6旅第7团改为独立团,炮兵第17团改隶炮兵第6旅。1937年6月,东北军改编,按照于学忠...
浅谈独立炮兵编制问题..关于独立炮兵编制的大小主要就是看你对炮兵在战争中的定位为主,以抗战为背景看,我们的炮兵大部分时间以战略防御为主,以局部进行战略反击为辅。也就是说我们的独立炮兵部队也要为此服务。所有在考虑到实际防御作战
炮兵第12团则是驻印军中的精英部队之一,装备了美国援助的36门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这种口径的榴弹炮在当时国军独立炮兵中堪称巨无霸,其火力之强大、射程之远,足以覆盖整个战场。该团以三营九连的编制形式存在,每个连都配备了足够的火炮与弹药,确保了火力的持续输出。在东北战场上,炮兵第12团凭借着其强大的...
除了军级单位的美械部队外,为了强化东北国民党军的火力,实际上还调配了4个独立炮兵团。 这四个团的番号分别为: 炮兵第7团(榴弹炮)、炮兵第12团(榴弹炮)、炮兵第16团(野炮)、重迫击炮第11团。 从上述各团的类型可见,显然装备的都是偏重型的火炮,这实际上就是当时国民党军独立炮兵部队的特点。
主要型号包括76.2mm山/野/高射炮、115mm榴弹炮、37/45mm战防炮……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国军在40年代初独立炮兵主要装备为,苏/俄式76.2mm野炮40个连,苏/俄式115mm榴弹炮20个连,德式105mm榴弹炮10个连,德式150mm榴弹炮6个连。(每个连编有火炮2~3门)可见这一时期苏式火炮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德式和日式火炮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