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蛤科类别 【物种名称】狐蛤科 【拉丁学名】Limidae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双壳钢,莺蛤目、狐蛤科 分布范围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 习性环境 浅海底。常见品种 学名 中文名 命名者 Acesta marissinica 大黄狐蛤 Yamashita et Habe, 1969 Acesta rathbuni 黄滑狐蛤 (Bartsch, 1913)Ctenoides ...
首先,Acesta marissinica,也被称为大黄狐蛤,由Yamashita et Habe在1969年命名。紧接着,加勒比狐蛤Acesta rathbuni,其学名中的黄滑狐蛤,是由Bartsch在1913年确定的。Ctenoides ales,由Finley在1927年首次记载,其学名表明了其独特的形态特征。Ctenoides annulata,是Lamarck在1819年发现的,以其...
粗面狐蛤(Lima scabra)是一种长圆形的贝类,其壳体较为扁平。壳表面布满了细小的棘刺,而在绞合处一侧则有一个足丝孔。壳体本身呈白色半透明状,但活体时壳表会覆盖一层棕色的壳皮,这使得它们有时也被称为“火焰贝”。外套膜呈现鲜红色,而壳口处则有红色或白色的触须。这些贝类在遇到危险时,可以通过开合双壳来...
标本编号: 304889 拉丁名: Acesta excavata(Frabricius, 1779) 科名:狐蛤科(Limidae) 产地: M' Diq Marokko 尺寸: 151 mm 品相: F++ 单价:¥2999 已售出 分类参考: 登录后查看立即登录
贝壳呈桨状,双壳的膨度均等,铰合线沿三角形韧带凹槽的两边倾斜。贝类动物:双壳纲、狐蛤科、狐蛤超科。简介:壳顶宽圆,并放射出约20条密集的圆肋,每条肋上布满了锐利的凹槽状鳞。壳内缘呈宽锯状,双壳后端略有裂开。壳表黄白色,内面白色。分布区域:热带印度太平洋 栖息地:浅海底。(属双壳纲软体动物...
黄滑狐蛤 贝壳呈桨状,双壳的膨度均等,铰合线沿三角形韧带凹槽的两边倾斜。壳顶宽圆,并放射出约20条密集的圆肋,每条肋上布满了锐利的凹槽状鳞。分布范围 台湾分布台湾海峡 外形特征 壳内缘呈宽锯状,双壳后端略有裂开。壳表黄、棕等白色,内面白色。习性环境 栖所环境 深海,宜兰县苏澳镇.
标本编号: 341221 拉丁名: Acesta marissinicaYamashita & Habe, 1858 科名:狐蛤科(Limidae) 产地: South China Sea, Off Beihai,Guangxi Province,China 尺寸: 169 mm 品相: F++ 单价:¥149 已售出 分类参考: 登录后查看立即登录
收了个中国海黄狐蛤,讲真这是我目前单次把玩时间最长的贝类,樱蛤,宝螺,贻贝也是我爱把玩的贝壳,但是把玩了一会多少腻了会拿别的贝去把玩, 但是这个中国海黄狐蛤,我把玩了一下午都没有腻,这个贝壳个头很大(手头的还不是最大个体),形状也极其柔美,在任何角度看都如此柔美雅致,壳薄但却有厚重的质感,表面没有...
标本编号: 250626 拉丁名: Ctenoides ales(Finlay, 1927) 科名:狐蛤科(Limidae) 产地: Philippines. Bohol. Nocnocan Island. 10-25 m. 2018. 尺寸: 49.4 mm 品相: F++ 单价:¥69 已售出 分类参考: 登录后查看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