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突庙现存主殿由前后两部分组合而成,前为朝堂,后为寝宫。寝宫是清徐狐突庙中现存最早的单体,建于宋宣和五年(1123 年)的建庙之初;前部的朝堂,在明嘉靖(1522年—1566 年)年间扩建而成。寝宫和朝堂两者相隔 400 余年后组合为一体,屋顶以勾连搭形式相连,这样跨越时空的组合令人感叹。前堂面阔三间,进深...
狐突庙,又名狐神庙、利侯庙、狐大夫祠,位于清徐县马峪乡西马峪村,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距今拥有900余年的历史,为现存较大、较古老的祭祀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突的庙宇。庙内塑像、壁画等珍贵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初闻清徐有...
📜 狐突庙的创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宣和五年(1123年),金、元各有重修,明建,清至民国均有修葺。寝宫完整地保留了金代木结构体系,阑额不出头、梁袱制作规整,斗口跳及角梁斜置均传承宋代做法。🏞️ 布局上,狐突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为戏台遗址、献殿、寝宫,两侧为鼓楼、望楼、厢房、碑廊、耳殿...
狐突,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怪,但他是晋文公的外祖父。他的墓在交城山上,而狐突庙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的。庙里不仅有他的塑像,还有关于他的许多传说。 庙的历史沿革 🏛️这座庙始建于宋宣和五年(1123年),后来在金明昌元年(1190年)和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都进行过重修。明代时,人们扩建了献殿,清代则扩建...
三晋大地太多的庙宇,太原市清徐县的狐突庙,在密集的晋地古建筑片区里,其实挑不出亮点之处。古往今来的山西人在一片太行山河阻隔的山地里,一方面塑造了自己的神,历史中也不断被输入外来的神。狐突是人名,他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狐突庙是为祭祀狐突而建。平遥世界遗产镇国寺旁边,还有一座利应侯庙,也是...
三晋大地多庙宇,狐突庙,位于清徐县马峪乡西马峪村,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是现存较大、较古老的祭祀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突的庙宇,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犹如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2006年,国务院将狐突庙公布为全国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殊荣让这座古祠更加熠熠...
山西太原狐突庙位于马鞍山山麓。这个马鞍山不是安徽的马鞍山,而是太原市西南,清徐县城西5公里处的西马峪村马鞍山。孤突庙就建在马鞍山麓,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晋文公外祖父狐突而建。狐突庙坐北朝南,始建于宋宣和五年(1123年),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修葺,明代扩建献殿,清代再次...
最近,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评选名单,王世文,太原市清徐县狐突庙文物保护员,是全省唯一入选者。王世文、狐突庙,都不太广为人知,不妨一探究竟。狐突庙位于清徐县马峪乡西马峪村。马峪乡的葡萄享有盛誉,“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说的就是这里,清徐号称“中国葡乡”根在这里。葡萄栽培以...
狐突庙,一个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突而建的古建筑群,坐落在清徐县马峪乡。整体建筑坐北朝南,现存有献殿、寝宫、两碑亭和两朵殿。献殿前有一座已塌毁的戏台,而钟鼓楼则仅存一座。献殿,这座明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椽,采用单下昂四铺作斗拱,补间一朵,当心间出斜栱一朵。梁架风格豪放,遵循分心斗底槽分槽制度...
🌟 狐突庙,这座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突的古老庙宇,坐落在太原市清徐县马峪乡马峪村,迎宾大街上坡向东500米处。🏞️📜 庙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宣和五年(1123年),经历了金、元等多个朝代的重修,最终在明清时期定型。🏛️🎭 庙宇的布局坐北朝南,分为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戏台遗址、献殿和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