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传播,潜伏期1-3个月,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预防关键是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 1.病毒类型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是一种RNA病毒。 2.传播途径 狂犬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黏膜而感染。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然后沿着神经末梢向...
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该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一旦感染,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几乎为100%。 狂犬病病毒的外形呈弹状,由外壳和核心两部分组成。外壳为脂蛋白包膜,上面镶嵌着糖蛋白刺突,核心则包含单股负链RNA和核蛋白。这种病毒具有较强...
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狂犬病毒通常由病兽通过唾液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迄今为止,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 病原学 狂犬病毒属弹...
病情分析: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弹状病毒科的RNA病毒,能够感染温血动物,包括人类。该病毒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或其唾液进入开放性伤口传播。 1.传播途径: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动物的咬伤传播,尤其是狗、猫和蝙蝠等常见宿主。 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伤口直接进入人体,导致感染。 2.病毒特性: 狂犬病病毒是单链负...
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它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对神经系统有高度亲和力,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病毒。狂犬病的发病存在多种原因,包括被患病动物咬伤、破损皮肤接触病毒、黏膜接触病毒、病毒数量多、个体免疫力差等。具体如下: ...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02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狂犬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比如急性进行性脑炎,几乎100%致命。大多数狂犬病是由于...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只传播。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 狂犬病毒厉害的地方在于,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狩猎者、兽医、饲养动物者更易感。狂犬病病毒...
1. 被感染动物咬伤:这是最常见的感染原因。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中,当人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病毒可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2. 被感染动物抓伤:虽然抓伤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抓伤导致皮肤破损,病毒也有可能侵入人体。 3. 接触感染动物的唾液:例如,人的伤口或黏膜接触到感染动物的唾液...
很多人了解到狂犬病是“没救的”,国际上对狂犬病发病致死率的界定是99.99%,不是100%。其实99.99%是一个极高的概率了,约等于100%,但仍意味着有幸存者,那么幸存者是怎么活下来的?要从狂犬病毒说起。我国民间犬类多,自古以来就有狂犬病的记载,不过多由野狗、野猫、狼等伤害引起,古时称为“瘪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