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波理论全称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也称“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是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1892~1987)在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论的启发下提出的。他根据类比的方法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更一般的物质粒子,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即和光一样,也具有波动-粒子两...
物质波,又称德布罗意波(De Broglie wave),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以下是对物质波的详细解析:物质波揭示微观粒子波动性
德布罗意物质波的概念 德布罗意物质波,也被称为德布罗意波,是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在20世纪初提出的假设。他提出,所有微观粒子,包括电子、质子、中子等,都同时具有波动的性质。这种波动性质被称为“物质波”。 物质波的波动性质可以用波长来表示,其波长与粒子的动量成反比。德布罗意认为,任何粒子都伴随着一种波动...
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后来称为德布罗意波(de Broglie wave),也叫做物质波(matter wave)。 德布罗意关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的假说,就像光具有粒子性一样,从以往物理学的观点来看是无法理解的。光的粒子性被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所证实,已经无可怀疑了。可是,似乎纯粹以类比方法提出的德布罗意波,实在超越了人们的想像...
物质波公式是用于宏观物体或者微观粒子的公式,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1923年经过计算,得出了电子是一种波动的结论。并把这种波称为——相波(phase wave),后人为了纪念他,也称其为“德布罗意波”。后人证明,此公式可以用于任何宏观物体或者微观粒子,故德布罗意波也被称为物质波。定义公式 德布罗意波波长的...
物质波的概念 1.物质波是指物体上在经历一定压力或受到外部影响时可以产生的振动波。物质波的性质有很多,它们可以是由力或声音产生的,也可以是由音频或电磁场产生的。物质波可用于信息通信,还可以用于监测环境中发生的物质改变。 2.物质波可以用不同看法来描述,譬如电磁波,这是一种电场和磁场的结合,可以在裸眼...
1923年,一位法国青年贵族:德布罗意为这场量子辩论增加了自己的内容——物质波理论。凭借着创立物质波理论,他因此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狭义相对论的逻辑启发下,德布罗意提出:波粒二象性不仅适用于光,也适用于物质。他认为:爱因斯坦的E=mc²联结了质量、能量,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又把能量与波的频率联系...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足够小,比如说电子或者中子,那么这个物体所对应的物质波的波长是非常短的,这使得我们难以直接观察到它。但是,科学家们通过设计实验,比如双缝实验,确认了物质波的存在。 物质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在量子力学中,物质波被用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比如电子、光子等。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原子结构和化学...
在德布罗意1923年的工作的基础上,1926年,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 1887-1961)从经典力学和几何光学的类比出发,写出了物质波的波动方程,即薛定谔方程,漂亮地解决了氢原子光谱问题。当时人们对波动方程很熟悉,因此薛定谔方程受到了极大的欢迎。1927年,汤姆森(George P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