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是财产法;物权法是强行法;物权法是普通法;物权法是固有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一部法律始终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在中国的立法和学理上,有确定一部法律的基本原则的习惯: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公示公信原则。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物权法的名词解释 物权法是指规定个人或团体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关系的法律。它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主要规定了关于土地、房屋、建筑物、动植物、运输工具等各种物的权利与义务。 物权指拥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个基本权利,并且这些权利是可以在相互协调、平衡中自由行使的。拥有权是...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法规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相关条款对物权的保护、不动产登记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综上所述,物权法涉及多个专业名词和概念,这些名词和概念共同构成了物权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根据《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第1条规定,这两类情况,如果当事人已经提起民事诉讼的,则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所以这次这个解释首先明确说,不动产只要是涉及不动产物权的争议就可以作为民事案件受理。我觉得对保护真正权利人的利益是比较必要的。这里面也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可以讨论,是不是所有涉及登记的都是民事案件。
物权法解释 第一条因不动产物权的归属,以及作为不动产物权登记基础的买卖、赠与、抵押等产生争议,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依法受理。当事人已经在行政诉讼中申请一并解决上述民事争议,且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除外。 第二条当事人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与真实权利状态不符、其为该不动产物权的真实权利人,请求...
写在前面的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16〕5号)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的程新文庭长是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其对该解释的解读很大程度可以解决不动产登记中的许多疑惑。当然从法理上看,司法解...
“质权”是为了确保债务履行而设立的一种担保物权,包括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动产质权”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交由债权人占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就该动产依法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比如以字画出质设定的质权。“权利质权”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拥有的财产权利凭证交由债权人占有或者通过登记制度...
为正确审理物权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因不动产物权的归属,以及作为不动产物权登记基础的买卖、赠与、抵押等产生争议,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依法受理。当事人已经在行政诉讼中申请一并解决上述民事争议,且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除外。
物权法【《物权法》司法解释全解读!】 1、所有权转移 民法上的物,分为动产和不动产。 不动产所有权转移依登记。例:买房的时候没有登记,你已经住进去了,此时你没有房屋所有权,却承担房屋灭失的风险。 动产所有权转移依交付。例:买车时,没有办理车辆登记,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