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二弦”,即今日之牛腿琴。由此可见牛腿琴在明代就已经在侗族地区流行了,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牛腿琴的起源,在侗族人民中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名有钱人叫黎商兴,他总是仗势欺人,想要把住在他家旁边的穷人吴布安赶出山寨,因此经常放狗去...
牛腿琴的基本结构 牛腿琴因酷似牛腿而得名,各地类型大同小异,传统牛腿琴大致分为两种,分别是中音牛腿琴与高音牛腿琴。牛腿琴由面板、背板、琴箱、音孔、音柱、指板、琴码、系弦板、琴弦(G 弦 D 弦)、弦槽、弦轴、琴颈、琴头、琴卷装饰、琴弓组成。下面以...
牛腿琴,是侗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体细长形似牛大腿而得名。侗语称郭各、郭各依斯等,是以两条空弦发音之谐音。又称彦巴森 。历史悠久,规格多样,音色柔细,主要用于侗族民歌和侗戏伴奏。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等黔、桂、湘三省、区接壤的...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知多少?——牛腿琴Miffy的米菲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273 0 00:38 App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知多少——热瓦普3 162 0 01:18 App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知多少?——葫芦笙 78 0 01:07 App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知多少?——柯尔克孜族 克雅可 135 0 00:44 App 中国少数...
牛腿琴,这个听起来有点奇特的名字,其实是侗族的一种传统乐器。它的名字来源于琴体细长的形状,看起来像牛的大腿,所以侗语里叫它“郭各”或者“郭各依斯”。这个名字不仅形象,还保留了琴弦发音的谐音。牛腿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它的规格多样,音色柔和细腻。在侗族的音乐文化中,牛腿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
哈尼族 云南墨江 长90 厘米 音箱宽12 厘米 厚6 厘米 木质 拨奏弦鸣乐器。由琴头、琴颈、弦轴、琴弦、弦码、音箱等几部 分组成,整木雕制,音箱挖作槽状,薄木蒙面,面板上开圆形音 孔,张两根弦,多以薄牛角或竹片作拨子。音色清雅,用于独奏 或民歌伴奏。
12月8日,孔学堂第二十八期“游于艺”专题系列讲座在孔学堂明德厅举行,黔东南州侗族大歌艺术团团长、牛腿琴演奏家、传承人蒋步先带来以“侗音雅韵——侗族音乐之魅力”为主题的精彩内容,借此契机,记者专访了蒋步先老师。 当天,蒋步先带着祖传了200多年的牛腿琴亮相孔学堂,“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就是牛腿琴的传承与发展...
琴马竹制或木制,呈桥空形,置于面板音孔下方。张两条丝弦或钢丝弦。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琴身斜置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弹奏。拨子用小牛角或竹片制成。碧约牛腿琴的两条琴弦按五度音程关系定弦,常定弦为:f、c1;g、d1;a、e1或d1、a1。音色清亮雅致,惟音量较小。可用于独奏或为民歌伴奏。
牛腿琴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拉弦乐器,主要流行在中国贵州、广西和湖南的侗族居住区,因为琴体细长、酷似牛腿而得名。传统的牛腿琴用一整块杉木制成,下半部分挖空,上面蒙上杉木或桐木面板。它的琴颈比较宽,顶端的琴头呈方形,两侧各安装了一个硬木做成的弦轴,用来固定两条用细棕绳做成的琴弦。牛腿琴的琴弓用细竹子做成,...
牛腿琴是侗族的乐器。以下是关于牛腿琴的详细解答:名称由来:牛腿琴因琴体细长形似牛大腿而得名,侗语称郭各、郭各依斯等,是以两条空弦发音之谐音命名。主要用途:牛腿琴主要用于侗族民歌和侗戏的伴奏,音色柔细。流行地区:牛腿琴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