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SfNIRS国际大会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召开。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牛海晶携课题组博士生李洪、胡振燕及硕士生张百强共同参会,以数据分析授课、科研成果海报展示(poster)和口头报告(oral)等形式展示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
教育经历 2009.3—2009.6 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访问学者 2007.3-2009.2 中科院自动化所, 访问学生 2006.5—2009.6 北京师范大学,光学专业,博士 2003.9-2006.3 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硕士 1998.9-2002.7 延边大学,物理学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17-目前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4年3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IDG/McGovern脑科学研究院牛海晶课题组在国际知名神经影像期刊《Neuroimage》发表研究成果“Greater up-modulation of intra-individualbrain signal variability makes a high-load cognitive task more arduous forolder adults”。该研究通过记录健康老年人大脑...
2024年4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IDG/McGovern脑科学研究院牛海晶课题组在国际知名神经影像期刊《Neuroimage》发表研究成果“Greater up-modulation of intra-individual brain signal variability makes a high-load cognitive task more arduous for older adults”。该研究通过记录健康老年人...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牛海晶课题组为第一单位,在中科院2区《Neurophotonics》期刊(影响因子4.212分)在线发表题为“Repeated transcranial photobiomodulation improves working memory of healthy older adults: behavioral outcome...
牛海晶,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985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及2017年先后赴美国德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及赴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访学。2018年受邀在东京举办的fNIRS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2019年受邀为国际近红外协会SfNIRS程序委员会委员,成为担任该职务的首位中国。截至目前,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共发表SC...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牛海晶课题组在Cortex期刊在线发表题为“Development and Emergence of Functional Network Asymmetry in 3-to 9-Month-old Infant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对3~9个月婴儿大脑功能网络偏侧化进行研究,揭示了...
#brainnews[超话]# IEEE JBHI:牛海晶/韩璎团队报道近红外光刺激可改善老人工作记忆来源:北师大脑与认知科学 ,作者牛海晶副教授 2023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牛海晶团队与合作...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牛海晶课题组在Neurophotonics期刊在线发表题为“Repeated transcranial photobiomodulation improves working memory of healthy older adults: behavioral outcomes of poststimulation including a three-week follow-up”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使用最新的神经调控技术——经颅光生物调...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牛海晶课题组在Cortex期刊(该期刊致力于研究认知和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心理过程;IF:4.644; JCR:Q1)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and Emergence of Functional Network Asymmetry in 3-to 9-Month-old Infa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被editor推荐为当期期刊提供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