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牛树梅应四川总督吴棠礼聘,任成都锦江书院山长,专心教书育人,造就人材甚多,深受学者门人尊敬。 牛树梅在四川任职期间,还一直关注家乡百姓疾苦。有一年,通渭受灾,群众生活困难。牛树梅得知后,即刻寄银200两,吩咐将100两周济庄间贫饿者与亲戚,60两周济堡中避难...
在牛树梅激励和影响下,牛氏家族“勤俭持家、严谨治学”的家风流传不辍,后代也大多勤于治学,人才济济,声名显赫,成为远近闻名的书香望族,涌现出了如牛瑜(举人,曾任四川巫山知县)、牛瑗(继子,清光绪庚寅科进士,曾任刑部主事进员外郎)、牛士颖(民国甘肃省参议员)、牛辉如(议叙布政司理问)、牛士翘(民...
这一切疑点都指向了一位关键人物牛树梅,本文笔者就以这位“陇中名臣”作引,还石达开一个公允的评价。牛树梅(1791年—1875年),甘肃通渭人,道光朝进士,多在川地任职。作为前线指挥,他是生擒石达开的第一功臣。牛树梅奉行“勤听断,少科派”的为官准则,川民誉为“牛青天”。1862年,四川总督骆秉章多番奏调...
牛树梅为人性格开朗,平易近人,常一人一笠,在大街小巷考察民情,收集民意,了解民间疾苦。他为官果断干练,勤政廉洁,每到一地,必整吏治,平冤狱,办义学,整学风,设养济院,收容孤寡老人,措施得当。他因其政绩卓著,深受当地群众拥戴,故有“牛青天”之美誉。时至今日,四川当地仍流传着称誉牛树梅的佳话:“四...
牛树梅,甘肃通渭人的骄傲,遗憾,书法作品留世很少 敬请“关注”墨韵阁书画 你的支持是我创作优质作品的力量源泉 牛树梅(1799-1882),字雪樵,号省斋,今通渭县鸡川镇牛坡村人。牛树梅自幼性聪慧而喜读书。胸含志而多勤奋,作诗为文,语多惊人。12岁时,在《左传》书背题词:"太公钓于渭水之滨,伊尹耕于有...
牛树梅祖籍河南偃师,明宪宗成化(1465年—1487年)年间“ 宦陇”,定居通渭。翁祖烈《牛愚山先生小传》谓:“牛氏世有阴德,其先河南偃师县人。明成化间宦游甘肃通渭,遂家焉。耕读务本,郡邑有声。《清诗考证》牛树梅诗考 牛树梅常用印 (牛树梅印、省斋、牛树梅印、字雪樵号省斋)牛树梅生于嘉庆四年正月二十四...
这些未解之谜都与关键人物牛树梅密切相关,本文将以这位被称为"陇中名臣"的历史人物为切入点,力求对石达开作出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牛树梅(1791年—1875年)出生于甘肃通渭,于道光年间考取进士,长期在四川地区担任官职。这位官员因成功俘获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而声名显赫。他秉持"勤于审理案件,减少苛捐杂税"的施政理念...
定西山川秀美、风物钟灵,历史悠久、文化淳厚,自古以来喜爱书画之风颇盛,传世书籍颇丰,是人文荟萃、翰墨书香之地。陇中名臣牛树梅、书法大家王了望,艺术成就卓越,作品流传久远。 清 牛树梅节录《孝子传》八条屏 定西市博物馆藏 牛树梅(1799—1882),清代甘肃通渭人,字玉堂,号雪樵,别号省斋。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历...
牛树梅为官清廉,以不扰民为治,审理案件明慎,对百姓的疾苦无不了解,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政绩显著,案无留牍,讼无冤狱。牛树梅不仅政绩卓著,学识也十分渊博,擅长书法。同治元年,四川总督骆秉章再次推荐他,升任四川按察使。百姓听说后,高兴地称他为“牛青天再至矣!”三年后,牛树梅被召入内廷,因年老多病,他选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