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下都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城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而武阳台是燕下都最重要的宫殿主体建筑。它的地位与坐标制约着燕下都宫殿群的设计与建筑布局,甚至决定着整个都城的规制与建设。 双龙背项饕餮纹瓦当 当面底径28厘米 高14厘米 1958年1月,燕下都文物工作队调查发现,武阳台夯土下层西南侧发现有双龙饕餮纹半圆形瓦当等...
燕下都瓦当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而且在考古学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们不仅是燕国宫殿建筑的见证者,也是战国时期文化交流的桥梁。燕下都瓦当与山东临淄齐国瓦当、陕西雍城秦国瓦当并称为战国时期三大地域瓦当系列,展示了战国时期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每一块燕下都瓦当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
🍂甲辰季秋,天风斋主人朱拓燕下都瓦当两枚,以其独特的饕餮纹和云山纹为标志。饕餮纹象征着权力和力量,而云山纹则体现了天与地、神与人的和谐统一。🌌🏰燕下都,作为燕国的重要都城,其建筑瓦当代表了战国时期燕文化的巅峰,蕴含着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燕国,位于今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辽...
燕下都瓦当主要出土于河北易县的燕下都遗址。20 世纪后期,考古学界对燕下都遗址进行系统发掘,出土的瓦当按照纹饰可以分为10 余个品种,其中双龙饕餮纹是燕瓦当纹饰的典型代表。从燕下都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瓦当的地层关系看,在春秋早期就有...
《燕下都瓦当文化考论》是研究战国时期燕国都城燕下都出土瓦当的专著。该书图文并茂,收录尺寸不同、纹饰各异的燕下都瓦当实物和拓片130余面,其大者直径竟达38.5厘米,小者只10厘米;纹饰则有饕餮、双龙、双凤、四兽、独兽、人面、山云等凝练生动又抽象夸张的图案。看了这些瓦当,我们可以想象2300年前,燕下都...
图案为左右对称的双龙饕餮,面部结构鲜明,图案庄严凝重,形体巨大,堪称“ 瓦当王”。 饕餮纹从 商周青铜器上直接承袭而来,作为 主体纹饰沿用了数百年多年。燕下都的瓦当, 80%以上都是饕餮纹。 1.双龙饕餮纹半圆形瓦当 2.双龙纹半圆形瓦当 3.双鹿饕餮纹半圆形瓦当 ...
燕下都瓦当的主题是饕餮纹,和秦瓦、齐瓦的写实风格不同,它继承了商周青铜器的传统,纹饰图案怪诞,构图繁复,充满了原始崇拜的神秘色彩。燕瓦的常见描述是“姬燕文脉,青铜余韵”。燕国和商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说商朝时燕地已被商统治,也有人说商朝本身就起源于燕地。无论如何,周朝时被分封到燕地的王侯是...
燕史留痕——燕下都瓦当 摘自吴磬军老师燕国瓦当艺术访谈内容 燕国是与西周王室同为姬姓的诸侯国,其所用的瓦当直接沿用了西周王室宫殿所用的半圆形,从开始当面都是素面的,到后来的纹饰瓦当产生,当面没有直接承袭西周王室宫殿瓦当上的重环纹,而是被学界称作的饕餮纹或兽面纹。就现在能够看到的考古资料和民间实物来看...
《燕下都瓦当图形研究》是2017年10月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文岗 著,刘宗超 编。本书围绕燕下都瓦当上的双龙饕餮纹、卷云饕餮纹、山形饕餮纹和山云纹等图案,从对称结构,空间结构,正负形的处理,点、线、面的营造等角度观察梳理这些图形的形成脉络,分析了图形反馈给我们的信息暗示。内容简介 燕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