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答:纯化合物从开始融化(始熔)至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叫做熔程,也叫熔点范围。 当达熔点时,纯化合物晶体几乎同时崩溃,因此熔程很小,一般为0.5-1℃。但是,不纯品即当有少量杂质存在时,其熔点一般总是降低,熔程增大。 混合物熔点下降。反馈 收藏
测定熔点时,判断始熔和判断全熔的现象各是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⑴ 纯化合物从开始融化(始熔)至完全融化(全熔)的温度范围叫做熔程。 ⑵ 纯物质有固定的熔点,不纯物质的熔程较大。混合后熔点会下降。 ⑶ 当样品出现液滴(坍塌,有液相产生)时为始熔,全部样品变为澄清液体时为全熔。反馈 收藏 ...
熔程是指一个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每种纯化合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晶型结构和分子间力,这些因素决定了它的熔点。当达到熔点时,纯化合物晶体几乎同时崩溃,熔程通常很小,一般在0.5到1摄氏度之间。如果物质中含有杂质,熔点会降低,熔程也会增大。因此,通过测定固体物质的熔点可以鉴定其纯度。
熔程过大的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一种常见原因是加热速度过快。过快的加热会使样品迅速达到熔点,导致熔程变大。为了准确测定熔点,通常需要缓慢而均匀地加热样品,以确保其在熔化过程中有一个平滑且稳定的温度变化曲线。除了加热速度之外,样品的纯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样品中若含有杂质,这些杂质...
一、熔程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熔程是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物性参数之一,它是指高分子材料在加温过程中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范围。具体来说,熔程指的是从高分子材料开始升温到开始出现流动为止的温度范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高分子材料分子链开始失去有序性,开始变得松散,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呈现出粘稠流动的液...
纯有机物的熔程一般不超过___,当含有杂质时,熔点会___,熔程也会偏大,在测定熔点时,当距熔点差10℃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___℃。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0.5-1 摄氏度 偏低 1 -2 反馈 收藏
纯净的化合物熔程一般不超过0.5℃。当化合物含有杂质时,其熔点往往较纯净物熔点低,且熔程变长,因此,测定熔点可以估测化合物的纯度。熔点的测定一般用Thiele毛细管法,在Thiele管测定熔点装置中,液面要 稍高于侧管,样品部分应靠在温度计汞球 中部,温度计深度以汞球恰好在两侧管的 中部为宜。注意事项:① 每次测定...
【提问】熔程的概念是什么?书上没有找到 【医学|教育网回答】学员15136376420,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熔程:一个物质的熔点不可能是一个精确的温度点,而是有个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过程,这个从开始温度到完全熔化的温度称为熔程 ★问题所属科目:执业药师---药物分析...
熔程是指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比如说,一种物质可能在100℃的时候开始变软、有熔化的迹象,一直到105℃的时候才完全变成液态,那这个物质的熔程就是100℃ 105℃。 那熔程和熔点之间有啥关系呢?熔点可以说是熔程中的一个特殊点,是熔程的起始点或者说是下限。如果把熔程比作是一段旅程,那熔点就...
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而熔程是指物质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转变的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物质的温度逐渐升高,固态结构逐渐破坏,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弱,最终达到液态的状态。 熔点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的平衡温度,也可以理解为物质的凝固温度。当物质的温度低于熔点时,物质处于固态,分子或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