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梁亚展通讯作者:山东大学 熊胜林 教授 文章标题:Integrating Bi@C Nanospheres in Porous Hard Carbon Frameworks for Ultrafast Sodium Storage 论文DOI:10.1002/adma.202202673 全文速览 由于钠储量丰富和较低的成本使得钠离子电池(SIBs)有望成为一种可以替代锂离子电池(LIBs)的技术,然而实现其应用仍然面临着...
近日,山东大学熊胜林课题组等人以Bi-MOF作为结构导向模板,一步可控合成了由Bi@C核壳纳米球装饰的碳纳米带阵列组装的三维框架超结构。该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示了高可逆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在高达80 A g−1...
近日,来自山东大学的熊胜林教授、孙頔教授与奚宝娟教授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A Zn8 Double-Cavity Metallacalix[8]arene as Molecular Sieve to Realize Self-Cleaning Intramolecular Tandem Transformation of Li−S Chemistry”的观点文章。该观点开创新地将多核Zn8金属团簇应用在锂-硫电...
熊胜林AM:钨单原子催化剂的几何配位工程用于促进选择性氮还原 山东大学熊胜林教授报道了通过引入氧桥联的[WO4]四面体,设计了一种新的W SACs,其具有独特的O,N配位(W-NO/NC),可以同时提高氮还原反应(NRR)活性和抑制析氢反应(HER)活性。 原子界面调节可以有效地优化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性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近日,山东大学熊胜林课题组等人以Bi-MOF作为结构导向模板,一步可控合成了由Bi@C核壳纳米球装饰的碳纳米带阵列组装的三维框架超结构。该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示了高可逆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在高达80 A g−1的电流下保持308.8 mAh g−1的可逆容量。该文章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陈亚鑫/鞠治成团队与山东大学熊胜林课题组针对高缺陷炭负极电化学储钾容量与稳定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报道一种原位缺陷选择性调变与导电骨架搭建策略,助力缺陷炭负极稳定、快速电化学储钾。调变罗丹宁热解行为,利用其易熔融、...
近日,山东大学熊胜林团队在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报道了一种可以超快存储钠离子的电池材料——多孔碳负载的Bi@C纳米球。材料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钠存储能力:高达80 A/g的超高速率容量和308.8 mAh/g的储钠容量。这不仅归功于独特的混合架构,还归功于在醚基电解质循环过程中产生均匀而薄的...
对于已被充分探索的Li-S催化化学,多硫化锂在催化材料上缓慢的吸附-迁移-转化动力学和Li2S沉积引起的活性位点钝化限制了S的快速和完全转化。 山东大学熊胜林等提出并展示了一种新型的催化剂配置,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研究界传统的S宿主设计。 图1. LiPSs的分子内串联转化和Zn8的结构 ...
基于此,来自山东大学大学的熊胜林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Integrating Bi@C Nanospheres in Porous Hard Carbon Frameworks for Ultrafast Sodium Storage”的研究文章。 本文以Bi-MOF作为结构导向模板,一步可控合成了由Bi@C核壳纳米球装饰的碳纳米带阵列组装的三维框架超结构。由于其独特的...
本文以铋(Bi)基金属有机框架作为结构导向模板,一步可控合成了由Bi@C核壳纳米球装饰的碳纳米带阵列组装的三维框架超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优势,该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示了较高的可逆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在高达80 A g−1的电流下保持308.8 mAh g−1的可逆容量。该材料的钠储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