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尚林(1913年一1942年06月18日),江西高安人,“大渡河十七勇士”领队人。1930年7月参加红军,历经五次反“围剿”战斗。1935年长征时,任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营二连连长,按中央军委命令强渡大渡河,以熊尚林为首的17名勇士组成渡河奋勇队。1935年10月,随红一团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第一营...
1941年,熊尚林受组织委派前往延庆区平北地区,出任平北游击队二大队队长一职。面对这片陌生的土地,他深知这里迫切需要英勇的战士。凭借在长征时期所获得的宝贵实战经验,熊尚林正式开启了他的游击战指挥历程。熊尚林在平北地区充分发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他深入研究该区域的地理特征,设计出适应性极强的作战策略,成功...
可是,熊尚林并未听从战友的劝告,第二天就离开部队,带着副大队长和两个警卫员,跑到独石口一带“单独干革命”去了。 独石口是他战斗过的人熟地熟的老地方,凭借自己的“威望”重振旗鼓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他就是要做出一番事业让那些看不起他、不信任他的人看看,他熊尚林到哪里都一样能干革命。可是,熊尚林信心...
抗日战争爆发后,熊尚林所在的部队改编为八路军115师独立团第一营。这支在长征中英勇作战的队伍,转战到了另一片战场,开启了新的抗日征程。1941年,组织派遣熊尚林来到延庆区平北,担任平北游击队二大队队长。这片土地虽然陌生,但处处都需要英雄。熊尚林带着长征时期积累的丰富作战经验,开始了他的游击战争生涯。在平...
5月25日清晨,熊尚林和其他16名勇士,每人每人携带一把大刀、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颗手榴弹,由4名当地船工摆渡,开始强渡大渡河。对岸的川军自然也不会想把这只小船放过河来,一时间密集的炮火朝河面上倾泻而来。子弹在水面上激起阵阵水花。红军为了掩护这只突击队,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亲自指挥下,也是向对岸...
唯一能查到下落的,就是当时渡河奋勇队的队长、时任红一团一营二连连长的熊尚林。然而不幸的是,即便这个唯一查到去向的熊尚林,依然没能活到新中国成立。而且,熊尚林的牺牲的过程还极为令人痛心,他居然是在抗战期间被部下打黑枪牺牲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17勇士强渡大渡河,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在大渡河沿岸的封锁...
熊尚林的突然离世,给高安人民带来了难以抚平的伤痛。这位人物的逝去,在当地民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一段无法忘却的记忆。高安这片土地上,人们至今仍对他的离去感到惋惜和遗憾,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深刻。熊尚林的故事,已然成为高安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的影响力在当地持续存在,令人感慨万千。熊尚...
从小,熊尚林就心怀大志,渴望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红军,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征途。在红军的队伍中,他迅速成长,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出色的战斗能力,赢得了战友们的尊敬和信任。熊尚林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他身先士卒,总是冲在最前线。无论是攻打敌人的坚固阵地,还是进行长途奔袭,他都毫...
1942年6月18日,熊尚林在一户农民家中遭参谋长杀害,年仅29岁。【感想】熊尚林的离世,源于其性格因素,却导致高安县唯一可能成就开国少将之才不幸夭折,这不仅是革命事业的重大损失,也让高安人民深感痛惜。人生路上难免坎坷,应冷静应对,勿过激反应,事态终会向好。开国将领多历人生起伏,唯有看淡想通,前路方能越...
虽说有些同志也马革裹尸,但是只有他虽然战功赫赫,最终却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令人惋惜,而熊尚林就是其中一位。加入红军 成为勇士 熊尚林是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之一,他也和那些共产党的先辈一样,从小家境贫困,并且从12岁起,熊尚林就失怙了,他的父亲也因病去世。所以很小就开始下地干农活,开始挑起家庭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