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煤炭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煤中磷含量的排放,确保环境质量的安全。 四、降低煤中磷含量的方法 为了降低煤中磷含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优化煤炭的开采和洗选工艺,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煤炭中的磷元素;二是利用生物技术将煤炭中的磷元素转化...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遵循国家标准GB/T216-2020,该方法基于磷钼蓝分光光度法,通过化学消解将煤样中的磷转化为可测定形态,利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计算磷含量。实验流程包括样品制备、消解处理、显色反应、吸光度测量及结果计算,需严格控制试剂纯度、消解温度及显色时间,确保测定准确性。 实验需在通风橱...
烟煤:烟煤煤化程度适中,分布广泛,其磷含量范围相对较宽。一般来说,烟煤中的磷含量在 0.01% 0.5%之间。不同成因和产地的烟煤,磷含量会有较大差异。一些沉积环境较为复杂、受到含磷地层影响较大的烟煤产区,磷含量可能会偏高,接近 0.5%;而一些相对纯净沉积环境形成的烟煤,磷含量可能低至 0.01% 0.05%。例如炼焦用...
综上所述,煤炭中磷含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了提高煤炭质量、优化加工利用过程以及保护环境,必须对煤炭中磷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加强煤炭中磷含量的研究,深入了解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对于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由煤炭化验仪器厂家—鹤壁华诺煤检仪器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什么...
第一次印刷。本标准对应于ISO 622:1981《固体矿物燃料磷含量的测定还原磷钼酸盐光度法》(英文版),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会于2003年7月发布,并于2003年11月实施。内容简介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GB/T 216-2003)》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煤炭中磷元素的含量标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煤炭的品质及环保要求。一般而言,磷含量在0.01%至0.1%之间,具体取决于煤种和用途。动力煤磷含量通常较低,约0.01%至0.05%,而炼焦煤则可稍高,但不超过0.1%。磷含量过高会显著降低煤炭燃烧效率,增加未燃尽碳和烟尘排放,同时影响灰渣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磷还是一...
综上所述,磷元素在煤炭中具有重要的性质和作用,其含量和存在形式对煤炭的品质和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同时,磷元素还可能对环境和生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煤炭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关注磷元素的含量和存在形式,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煤中磷分分级(MT/T 562-1996)》规定了煤中干燥基磷分分级的级别名称、代号和磷分范围。《煤中磷分分级(MT/T 562-1996)》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和加工利用中对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磷分分级。《煤中磷分分级(MT/T 562-199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于1996年4月发布,1996年10月实施。《煤中磷分...
进口煤炭中磷超标的原因主要是煤炭形成时吸收了来自周围岩石的磷元素,以及在采煤、运输、储存过程中污染所致。在煤炭形成过程中,磷元素自然地存在于煤炭中,并向煤炭中转化。此外,采煤和煤炭运输过程中,与地下岩石、水等物质的接触也会使磷元素污染煤炭。 三、磷超标的危害 磷超标的进口煤炭在燃烧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