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焦袁熹切切诉何事,无人知汝心。正繁灯欲死,乍断月应沉。 申旦谁能那,悲秋自不禁。痴人偷向壁,侧耳一相寻。悼亡,爱情,感伤 焦袁熹 (1660—1725,一作1661—1736)清江苏金山人,字广期,自号南浦。康熙三十五年举人。于诸经注疏,皆有笔记。有《春秋阙如编》、《此木轩诗集》等。
焦袁熹(1660 - 1725),清江苏金山人,字广期,自号南浦。康熙三十五年(1696)中举人。于诸经注疏,皆有笔记。著有《春秋阙如编》《四书杂说》《佛乘赘语》《尚志录》及《此木轩文集》等。—— 中华诗词网以文化传承之立场载录此作品! 论诗三十首(丁丑岁三乡作) 其十六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历史人物> 焦袁熹 【生卒】:1660—1725,一作1661—1736 【介绍】: 清江苏金山人,字广期,自号南浦。康熙三十五年举人。于诸经注疏,皆有笔记。有《春秋阙如编》、《此木轩诗集》等。 焦袁熹相关 余学夔 余绍祉 余思复 余重谟 余胤绪 余彦诚 余美英 ...
秋虫 清· 焦袁熹 五言律诗 切切诉何事,无人知汝心。 正繁灯欲死,乍断月应沉。 申旦谁能那,悲秋自不禁。 痴人偷向壁,侧耳一相寻⑴。 ⑴ 他人用在中间者,此用作起手,便觉突兀,此法得之少陵。古风 杂诗 清· 焦袁熹 四气自潜运,阴阳互来往。 春风何必多,碧草日夜长。 一树生空庭,婆娑不堪赏。
焦袁熹(1660 - 1725),清江蘇金山人,字廣期,自號南浦。康熙三十五年(1696)中舉人。於諸經註疏,皆有筆記。著有《春秋闕如編》《四書雜說》《佛乘贅語》《尚志錄》及《此木軒文集》等。—— 中華詩詞網以文化傳承之立場載錄此作品! 論詩三十首(丁丑歲三鄉作) 其十六 切切秋蟲萬古情,燈前山鬼淚縱橫。
清初词人焦袁熹的论词组词《采桑子·编纂(乐府妙声>竟作》五十六首是词史上第一组论词 组词。结合焦袁熹的其他词论资料,可以看到焦袁熹论词并非前人所说不脱浙西派窠臼,而足称浙西派之诤 友,他在浙西词派风靡词坛之后重新提出尊柳、尊周,认为词是以“嘲弄风月”来“空中传恨”,提出词中所传 ...
书名《春秋闕如編八卷》 书名春秋阙如编八卷 作者清焦袁熹撰 版本 丛书四庫全書 册号177 册名經部·春秋類 内容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检索其他古籍 相关古籍书目 遊連雲山記一卷 遊龍山記一卷 遊靜谷衝記一卷 重遊南嶽紀行錄一卷 ...
焦袁熹於清代學術界以經學為主,其成就當有足稱道者,其詞學雖為餘事,然影響則極為深遠,就詞史而言,焦袁熹之《此木軒直寄詞》,其中「論詞長短句」五十餘闋,所論詞人綜貫數代,最具有文學批評之功.就詞品而言,焦氏提倡雅正,尊崇南唐北宋,於當時以「論詞長短句」論詞人及其詞之開發宏大,無人可及.然清室已...
(1661~1736年),字广期,松隐乡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举人。因祖母和母亲年事已高,故绝意仕途。康熙五十三年,朝廷招选实学之士,经大臣推荐,奉旨召见,焦以双亲年高再三推辞。后授山阳教谕。他性格外和中刚,好扬人之长,明末赵和、缪谟及潘牧、钱起盛等人,均因他提携游扬而成名,曾帮助王鸿绪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