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那年,焦树德考入天津“国医函授学院”,系统地学习了中医理论知识。后来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他便决定继续学习,顺利考入到“天津西医专业学校”学习了西医相关知识。经过几年刻苦学习,他成长为中西医兼通的医生。23岁,焦树德开始在家乡正式行医。他将“树德为怀”的横幅悬挂于自己的诊所内,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
焦树德生于1922年5月,是河北省束鹿县人,他家是一个耕读传世的中农之家。他自幼就立志从医,还在上小学时就跟随当中医的外祖父学背中医歌诀。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学校停办,焦树德于是回家专心和外祖父学医。他在祖父的教导下遍读古今医学名著,学习药材的炮制,奠定了扎实的中医基础。1...
焦树德1922年5月31日出生在河北省束鹿县(现改为辛集市)双柳树村一个耕读传家的中农家庭。自幼酷爱医学,上小学时也常向当中医的外祖父学背一些中医歌诀,如“肝心脾肺肾,胆胃大小肠”,“医之始,本岐黄”等。学医救人的愿望就这样萌发了。 1937年7月后,由于日寇侵华,学校也停办。焦老即在家乡跟随其外祖父学习中...
焦树德教授是我国首批五百名名老中医之一,曾被世人冠以“南朱北焦”的美称。朱即指朱良春,而北焦,就是指的焦树德教授。 他的一生都在精研岐黄,济世活人,尤其在治疗风湿病方面卓有成就,被誉为“风湿泰斗”。 在1981年焦树德教授首次提出“尪痹”这一病名,意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表现为关节变形、骨质...
焦树德一生倡导中西医结合,他认为中医与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完全可以取长补短,西为中用。但是,绝对不能用西医的思维方式来代替中医的辨证论治。他认为,与西医的治标不同,中医一直提倡治本,中医是一种系统性思维,脚疼并不一定是脚的问题,不论通过西医诊断是什么病,如果运用中医药进行治疗,都...
焦树德(1922-2008),河北省辛集市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日友好医院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焦树德从医70年,为弘扬、发展中医药文化,曾多次到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进行学术交流,为中医走向世界作出卓越贡献。 承祖业 矢志中医 ...
焦树德教授,男,1922年5月生,河北省辛集市人。早年向外祖父学习中医,攻读《内经》、《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客籍教授,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药开发协会理事、北京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中医杂志》编委、《光明中医》常务编委、《中国医刊》编委会顾问、《中日友好...
焦树德深知,这三方合力,能够既调理气血,又驱散寒气,缓解气滞,从而达到治疗心腹诸痛的目的。在焦树德的手中,三合汤不仅仅是一剂药方,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它既能治愈疾病,又能滋养身体,使人在病痛之中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希望。三合汤,是医者对患者的承诺,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焦树德...
随着现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胃脘疼痛患者越来越多,国医大师焦树德治疗胃脘痛使用三合汤或四合汤,临床疗效显著,可复制性强,有趣言:“三合合四合,痛在心窝窝”。 通过40多年的临床,三合汤、四合汤成为我治疗胃脘痛经常使用的方剂,常常收到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