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焦易堂即赴北方,联络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谋划推翻曹锟贿选政府的北京政变,把贿选总统曹锟赶下了台,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当年10月19日,焦易堂被孙中山任命为大元帅府军事委员,专事联络北方军事,后代表国民军亲赴广州,护送孙中山、宋庆龄自沪乘船到津,转道北京。 民国14年(1925),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焦易堂参...
焦易堂(1879—1950)又名希孟,武功县长宁镇河大村人,清末秀才,后又入北京中国公学政法科学习,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与陕西起义。民国成立后当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1917年赴广东参加护法运动,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谋、陕西劳军使、国民革命军宣慰使等。1928年后,历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兼法制委员会委员长、最高法...
图片集:焦易堂像 【焦易堂像】 焦易堂,陕两人,首任中央国医馆馆长。 1/1 原标题:图片合集:焦易堂像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他与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于右任、张继等人共同倡导大西北教育的发展,致力于农业振兴以改善民生,创建了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西北农业大学的前身)。此外,他还在家乡河道地区用自己的一部分薪俸创办了民生小学和民生中学,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焦易堂成为国民党中央...
“秦中杰士”焦易堂 辛亥革命功焉强 文/王祥 李惠敏 在武功县河道乡河大村,人们常以焦易堂先生为荣,这并非因为他担任过中华民国政府的第一任最高法院院长,而是他在辛亥革命中忠国爱民、英勇奋斗的事迹和精神令全村百姓和全县人民钦佩...
焦易堂(1880—1950)名希孟,字易堂,号稷山,以字行。陕西武功人。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公学大学政法科。1911年(宣统三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陕西起义,任都督府参谋。次年被选为陕西省议会议员,北京国会参议院议员。1917年随孙中山... 全部展开 作品 ...
1931年3月17日,中央国医馆在南京举行成立大会,陈立夫当选为理事长,彭养光、陆渊雷、谢利恒等十人成为常务理事,焦易堂担任馆长,陈郁、施今墨为副馆长。同年8月31日,国民政府核准通过了《中央国医馆组织章程》及《中央国医馆各省市国医分馆组织大纲》。中央国医馆的第一任馆长焦易堂,原名希孟,出生于...
图片集:焦易堂书联 【焦易堂书联】 民国。 纸质。长161cm,宽38cm。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 1/1 原标题:图片合集:焦易堂书联
焦易堂是一位深爱中医的学者,他致力于弘扬中华中医药的传统,视其为国粹的守护者。他曾担任中央国医馆的长期馆长,倡导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医药,主张中西医药的结合,积极参与中医药的发展规划。在焦易堂的领导下,中央国医馆不仅建立了多个研究委员会,创办了中医药专业期刊,还出版了中药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