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仲卿生活在东汉末年,这个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众疾苦。作为庐江郡的小官吏,焦仲卿的身份并不显赫,但他的人生却因爱情而变得传奇。东汉末年,封建礼教对个人自由的压制非常严重,尤其是对女性的限制,使得许多有情人不得不面临家庭与爱情之间的抉择。二、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 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是...
如果此时此刻,焦仲卿不选择殉情,他就会被当时的人唾弃,而且还会丢了工作。 焦仲卿不拿死来吓唬母亲,不自杀,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丢了工作后,会怎样呢? 大概焦母会因为儿子丢了工作,更加娶不上媳妇,又连累她一起被人说道,暴跳如雷吧? 焦仲卿不敢面对一无所有的失败,才是他选择自杀的真正原因。不甘心刘兰...
焦仲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有点怀疑他的智商,或者他还有一些其他不能说出来的打算(兰芝嫁过来时十七,“共事二三年”虽然只是个概数,但至少说明仲卿当时年龄也大不到那儿去,恐怕也就是个二十左右的样子。这样的小小年纪,感情上还没有个定性,说不定还为母亲说给他另寻一个漂亮媳妇而暗自心动)。他说自己还要上...
焦仲卿作为一个大男人,当初在母亲与妻子之间唯唯诺诺,不敢做决断,现在到了事情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他不仅不想办法去解决,反而以死来逼迫刘兰芝,以死来逃脱责任,这就是他能想到的解决办法。这不是“巨婴”是什么呢?可是,他以死威逼刘兰芝又有什么用呢?刘兰芝也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人啊,嫁不嫁不是她...
况且从诗中也看不出焦仲卿“甚宜其妻”而怠慢了焦母。“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事情纯粹是虚拟的,焦仲卿对焦母的态度并不差,他与刘兰芝的厚爱并不能导致焦母的不满,更不是后来悲剧的原因。 刘兰芝这样一个美丽勤劳、孝顺公婆,尊重兄长,与小姑相处也亲善和顺的姑娘,“仍更被驱遣”,原因主要是什么?是她没有为...
而焦仲卿是知情的,他知道兰芝的哥哥只是给人家打杂的,根本没啥前途,但是,他故意任由母亲误解,这样一来,母亲以为兰芝家很快会发达,就会给他提亲了,所以他隐瞒不说,任由妹妹因为误解嫁给一个“没出息”的人。这个人人品有多低劣?不管妹妹和母亲的择偶观有没有问题,但是,作为至亲哥哥,知道对方不是她们想...
焦仲卿的母亲作为寡母,面对儿子和媳妇的情投意合,势必心里有点酸楚。但是,如果做儿子的焦仲卿,做媳妇的刘兰芝体谅母亲的难处,对婆婆敬重有加,也能宽慰焦母的心。孝顺,除了孝,更重要的是顺,顺从长辈,是起码的礼节。母亲疼爱儿子,妻子爱护丈夫,做儿子的孝顺母亲,关爱妻子,互相爱护,才能共赢。原本可以...
不久,焦仲卿和刘兰芝就拜了堂,成了夫妻。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虽然由各自的父母一手包办,但二人却在新婚之夜一见钟情,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婚后,兰芝对婆婆孝顺有加,对小姑关怀备至,对下人礼貌谦和,所以家里从上到下都非常喜欢她。而且,兰芝并没有千金小姐的架子,每天起早贪黑,辛勤操持家务,家里...
解析 4.焦仲卿:这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忠于爱情,忍辱负重,拘 谨懦弱,胆小怕事,但又有一定叛逆精神。 如:“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对爱 情坚贞不渝;“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懦弱,胆小;“故作不良计,勿 复怨鬼神”--叛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