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焚草 繁体- 拼音fén cǎo 注音ㄈㄣˊㄘㄠˇ 焚草的意思 1.焚烧茅草。 2.烧掉奏稿,以示谨密。 4.据《隋书·宇文化及传》载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时,司马德戡曾集兵城内举火与城外相应,隋炀帝闻声问是何事,裴虔通伪称:“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嚣耳。”炀帝信以为真,未加提防,遂被杀。史称此次兵变...
繁体焚草 拼音fén cǎo 怎么读 【焚草】的意思 1.章奏缮就,焚去草稿。古名臣以示谨密。《南史.卷二○.谢弘微传》:「每献替及陈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2.烧草。唐.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焚草为香,采花为供,年十有五,琼章鹤姿」 ...
成语(Idiom):焚草 (fén cǎo)发音(Pronunciation):fén cǎo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焚草意指烧毁草木,形容决心毁灭一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焚草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故事。故事中,赵国的名将李牧率军攻打燕国,但面对燕军强大的防御,赵军陷入困境。李牧决定...
山场间一次大意的违规用火,引发的却是一场难以挽回的生态灾难。近日,广西桂林永福县辖区一男子林某明进行割草焚烧,引发火灾。2025年1月7日,他因涉嫌失火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2024年12月24日上午10时,林某明前往山场进行开荒耕地,在未申请...
历史典故> 焚草 源见“焚谏草”。焚毁奏疏的草稿。指居官谨慎。亦借指奏疏。《宋书.谢弘徽传》:“〔弘徽〕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 焚草相关 其何能淑 其余不足观 其兴也勃焉 其嗟可去,谢也可食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2024年6月12日,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法院当庭宣判一起失火案,判处被告人韦某生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案情摘要 △被告人韦某生指认现场 △涉案山林火灾空中全景 经法院审理查明,2023年3月期间,被告人韦某生到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某村的地里开荒,3月22日,韦某生为图便捷,使用打火机对田间的杂草进行...
在古代文献中,焚草这一行为往往具有多重含义。它不仅是一种仪式或保密手段,还反映了权力斗争中的计谋和策略。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对于礼仪、保密以及权力斗争的复杂态度。焚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从茅草香的焚毁到奏稿的销毁,再到战争中的火光,每一次“焚草...
焚草开荒,大火殃及7辆卡车!上海老太遭巨额索赔 在不少农村地区 趁着农闲时节 焚烧杂草、开荒种地 俨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近期松江法院 合并审理了 4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 起因正是因为 这种“风俗”2023年1月底,家住松江的李老太按照往年习惯,来到村头一片闲置的荒地上,她点燃火柴,想把地里杂草燎一燎。这样...
焚烧茅草在古代文化中有多种含义,最早见于唐代李华的《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中记载的“焚草为香,采花为供”。这里的焚草为香,指的是将茅草烧成香料,用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在宋代,焚草也有特殊含义。《宋书·谢弘微传》记载,谢弘微每当有建议或讨论时政时,必定亲手书写后销毁,不让...
焚草的分词解释 féncǎo 焚草 焚草读音为 fén cǎo。意思是:1.焚烧茅草。 2.烧掉奏稿,以示谨密。 3.据《隋书.宇文化及传》载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时,司马德戡曾集兵城内举火与城外相应,隋炀帝闻声问是何事,裴虔通伪称:“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嚣耳。”炀帝信以为真,未加提防,遂被杀。史称此次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