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热性**:微量热原质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可刺激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等合成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IL-2、IL-6、TNF-α等。这些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机体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 2. **耐热性**:热原质具有极强的耐热性,能够耐受高温和高压。一般来说,高压蒸汽灭菌(121℃,20分钟)...
热原质名词解释 热原质是指在热力学系统中传递热能的物质。它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而能够传递热能的方式主要有导热和对流传热。 导热是指热能通过物质内部粒子的相互碰撞传递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中。在固体中,由于粒子之间的距离较近,能量传递非常迅速。而在液体中,由于粒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导热的速度较...
[名词解释]热原质 热原质是指物体在受热过程中所含有的热能的量。它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物体的热状态和能量转移。热原质是热能的度量单位,通常用焦耳(J)表示。 当物体受到外界的加热或放热时,其内部分子或原子会发生相应的能量转移。热原质通过这种能量转移来衡量物体受热的程度。例如,当物体吸收...
解析 正确答案:许多细菌能合成一种物质,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为革兰阴性菌,如伤寒沙门菌、脑膜炎奈瑟菌,少数为革兰阳性菌。热原质即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耐高温,经高压蒸气灭菌(12l℃,20min)也不被破坏。
热原质(Pyrogen):热原质即菌体中的脂多糖,大多是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注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 热原质耐高热,高压蒸汽灭菌(121℃,20‘)不能使其破坏,加热(180℃4h;250℃45';650℃1')才使热原质失去作用。热原质可通过一般细菌滤器,但没有挥发性,所以,除去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蒸馏...
参考解析:热原质是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合成的一种物质,注入人体或动物体能引起发热反应。热原质是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即内毒素。热原质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121℃20分钟)亦不被破坏。用吸附剂和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的大部分热原质,蒸馏法效果更好。玻璃器皿需在250℃高温干烤,才能破坏热...
热原质是由能量源组成的,可以通过热量来获得,同时也可以将热量转化成其他能量,例如动能、势能以及化学能。 热原质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水的熔融和汽化过程、火的燃烧过程、风力发电和核反应等,都是利用热原质来转化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热原质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热原子和热分子。热原子是一种最小的元素...
热原质是一类原核生物,常见的有古菌(Archaea)和一些特殊的细菌。与常见的细菌和真核生物相比,热原质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适应性。首先,热原质能够耐受极端高温环境,有些甚至能够在10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下生存。这种耐热的特性使热原质能够在许多极端环境中生存,如火山温泉、岩浆喷发口、地下油田等地。 其次,热原...
百度试题 题目热原质 相关知识点: 解析 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又称致热原。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是革兰阴性菌,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