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书画 | 唐寅《烧药图》(祝允明题跋) 唐寅《烧药图》 纸本 卷 设色 28.8x119.6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幅画松荫平台上,药师正襟而坐,童子守炉烧丹。山石及树干,用笔扭曲回旋,充满活泼的律动效果。松叶和远山,则又水墨渲淡,呈现润泽与蓬勃的生机,极能烘托出...
赏画|唐寅《烧药图卷》 明代唐寅《燒藥圖》卷,尺寸:28.8×119.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畫雙松下,藥師坐地,童子守爐,執扇燒藥。人物雖簡,神態畢具。山石樹幹,用筆活潑,扭曲迴旋。松葉和遠山,以水墨渲淡,呈現潤澤與蓬勃的生機,烘托燒丹煉藥的深刻含義。 唐寅晚年罹患肺疾,據卷末唐寅自...
明代唐寅《燒藥圖》卷,尺寸:28.8×119.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1470-1524),吳縣人。字伯虎,號六如居士。弘治戊午(1498)年舉南京解元。詩文書畫皆妙,為明四大家之一。 本幅畫雙松下,藥師坐地,童子守爐,執扇燒藥。人物雖簡,神態畢具。山石樹幹,用筆活潑,扭曲迴...
唐寅《烧药图》纸本 卷 设色 28.8x119.6 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烧药图》是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唐寅(唐伯虎)所作的一幅重要画作。唐寅晚年罹患肺疾,时病时愈,但他仍然坚持作画。《烧药图》很可能是他为答谢医师陆约之而作的一幅画。根据卷末唐寅自题及拖尾祝允明所书的《医师陆君约之仁轩铭》,可以得...
赏析——明 唐寅《烧药图》《烧药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幅明代画家唐寅的著名作品。此画卷为纸本,设色,纵28.8厘米,横119.6厘米。虽然画卷无年款,但从画之寓意及风格推测,此画应作于唐寅四十九岁之时,即公元1518年。明 唐寅 《烧药图》 卷,纸本设色,28.8×119.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幅画...
唐伯虎(唐寅)与祝枝山(祝允明)书画合璧的《烧药图》是一幅融合了绘画与书法的艺术珍品,展现了两位明代才子的卓越才华。 唐寅(唐伯虎),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明代著名书法家,与唐寅交谊深厚。
🌟 明唐寅《烧药图》卷 🌟这幅画作是唐寅晚年的杰作,创作于1518年,虽然未标注年份,但从画中的寓意和风格来看,大约是唐寅四十九岁时所作。画作描绘了一幅山野间的景象,松树荫下,一位道士正襟危坐,童子在一旁守炉烧丹。这幅画不仅是对医者陆约之的答谢,也是对医者仁心的赞美。📜...
明代唐寅《烧药图》卷,尺寸:28.8×119.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1470-1524),吴县人。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弘治戊午(1498)年举南京解元。诗文书画皆妙,为明四大家之一。本幅画双松下,药师坐地,...
《烧药图》一诗,以种杏为引,展开了一幅充满哲理与人生感悟的画卷。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大道的探寻,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深沉关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寅的诗意人生,更彰显了他作为一位杰出艺术家的独特情怀。✨写作手法:1. 托物起兴:唐寅以种杏为起兴,借此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使得诗歌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