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在位期间,骄奢淫暴,杀戮无已。诛戮公卿,泛赏滥赐,动辄千万。麟嘉三年(318年),刘聪病死。谥号昭武皇帝,庙号烈宗。对此,在笔者看来,以刘聪的作为来看,他显然配不上烈宗这一庙号。二、晋烈宗司马曜 司马曜是东晋第九任皇帝(372年—396年在位)。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母为李陵容。司马曜四岁时被...
司马曜被追谥为孝武皇帝,庙号烈宗。然而,他的沉湎酒色和对朝政的漠视,使得他的统治并不能被称道。后燕烈宗慕容宝 后燕烈宗慕容宝是十六国时期后燕的第二位皇帝,也是燕成武帝慕容垂的第四子。慕容宝在推翻前任皇帝后被册立为太子,他一直致力于崇尚儒学并进行政治改革。然而,在实行严刑峻法的同时,他也因此酿...
有史以来,烈宗这个庙号在历史中确实出现过四位皇帝。虽然他们的庙号并不像太宗、高宗等那样响亮,但他们的执政历程和个人事迹却同样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探究。他们分别是汉烈宗刘聪、晋烈宗司马曜、后燕烈宗慕容宝和南吴烈宗杨渥。汉烈宗刘聪 汉烈宗刘聪是西晋时期的皇帝,他是十六国中汉赵的创建者刘渊的第四个儿子...
本篇章出现的帝王:司马曜 庙号:烈宗 谥号:孝武皇帝 在位时间:公元372年~公元396年 生卒年:公元362年~公元396年 国都:建康 年号:宁康 太元
一、说说汉朝的那个厉害皇帝刘聪刘聪,他是汉朝里的一个挺有能耐的皇上,大家给他起了个谥号,叫“烈宗”。刘聪是十六国时期汉赵国的开国皇帝刘渊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汉赵的第二任老大,他在310年到318年期间掌管国家。公元304年,刘渊当上了大单于后,就给刘聪封了个鹿蠡王的头衔。到了308年,刘聪又接到...
尽管被谥号为昭武皇帝,庙号为烈宗,但在我看来,以刘聪的行径来看,他显然不配得上烈宗这个庙号。二、司马曜,是晋朝的烈宗。东晋第九位皇帝司马曜(372年—396年在位),出生于晋简文帝司马昱与李陵容之间。他在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而在晋简文帝驾崩前夕的咸安二年(372年),他被立为皇太子并继承了皇位,...
这两位烈宗皇帝虽然庙号相同,但是在历史上都不被普遍称赞。司马曜因权力争斗和享乐而使朝政衰败,尽管在淝水之战中取得了胜利;杨渥过于放纵和聚焦个人娱乐,未能有效统治南吴。他们的庙号"烈宗"并没有完全体现出他们的才能和贡献。这两位皇帝的短暂统治反映出历史时期的复杂性和政治动荡。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
烈祖烈宗的正确写法 遇到“烈祖烈宗”这个词,先别急着写,常见错误是混淆了“烈”和“列”。正确的写法应为“列祖列宗”,指家族或民族历代祖先。以下是具体分析:易错点 有人写成“烈祖烈宗”,可能受“烈”字含义影响,认为祖先功绩显赫,需用“烈”字强调。但“烈”多形容刚正、壮烈,“列”表排列、...
以下是对“烈祖烈宗”的详细解释: ### 一、定义与背景 “烈祖烈宗”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敬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先崇拜是一种重要的信仰和文化习俗,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能够保佑后代子孙平安吉祥、事业有成。因此,“烈祖烈宗”这一词汇在祭祀、宗庙等场合经常被使用。 ### 二、“烈...
烈祖烈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称呼皇帝祖先的尊称,寓意皇帝对国家和民族的付出和贡献。烈祖表明了祖先的英明和高尚品行,烈宗则表示祖先对于皇族血脉的重要性和影响。在中国古代,皇帝都是祖宗的后代,所以烈祖烈宗也表示着皇帝的血统。皇帝经过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常常承续祖先的政绩,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