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23日17时30分,金门突然响起阵阵“雷鸣”,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对盘踞在金门的国民党军进行大规模炮击作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炮击金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与台湾国民党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加强对台军事援助。蒋介石集团在美国庇护下,不断对大陆沿海进行骚扰破坏。
No.2“打停结合”的政治战1958年10月6日,中国政府通过新闻媒体,以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名义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从即日起,暂以7天为期,停止炮击,金门岛上的军民可以充分运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文告的发表,标志着炮击金门行动进入以政治外交斗争为主、军事斗争为辅阶段。在夺取福建沿海制...
在1958年8月23日炮击金门之后,苏联的赫鲁晓夫还挺不开心的,因为我们炮击金门是没有通知苏联的,当时的苏联正在试图修复和美国的关系。但是,毛主席自有毛主席的想法,如果告诉了苏联,炮击金门就实现不了了,警告蒋介石的作用就起不到了,帮助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减少压力也起不到了。对炮击金门这个事,叶飞将军的回忆...
金门和马祖岛屿,作为国民党在中国沿海的前沿据点,对中国大陆构成了直接威胁,炮击金门不仅是为了打击蒋介石政权,也是为了震慑美国和国际社会。8月23日,解放军正式对金门发起了猛烈的炮击。这场炮击战声势浩大,短短几天内发射了超过40万发炮弹,让国民党军队一度措手不及。美国迅速介入局势,派遣第七舰队进行支援,...
其中,1958年的“炮击金门”便是如此。1958年8月23日,那是一个充满紧张与期待的日子。下午5时30分,随着命令的下达,我军福建前线的炮火如雷霆般响起,向占据了金门的国民党军队和驶往金门的运输舰船进行了警告性的炮击。对于这一炮击行动,我军其实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年毛主席和军事领导曾对形势进行了深入...
由于摸不清毛泽东发动此次炮击行动的真正意图,艾森豪威尔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他认为毛泽东策划的这次大规模炮击金门的行动,决不仅仅只是为了解放金门和马祖,而是要大举渡海解放台湾。于是,为了保住台湾这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艾森豪威尔立即下令:抽调第六舰队一半舰艇赶至台湾海峡,与第七舰队会和,并从日本、...
我在炮击金门中任装填手吴通敏,男,1933年生于四川叙永县,1951年入伍,沈阳炮校毕业,在部队服役43年,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获全军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次,总参炮兵指挥学院兵器教研室主任岗位退休,技术5级,大校军衔。No.1 第一场叫“政治炮战”我生于天府之国的泸州叙永,我的故乡,...
经过长期酝酿和考虑,适时调整方针政策,中共中央结合国际形势和当前状况,作出炮击金门的决定。福建前线陆海空部队有条不紊地进行作战准备,于1958年8月21日晚全部进入阵地或指定位置。8月23日下午5点30分,炮击金门作战正式打响。从福建前线向金门方向密集发射炮弹近三万发,大规模炮击持续两个多小时,金门全岛淹没在...
1958年8月23日,毛泽东下令解放军发动“炮击金门”战役。8月24日,全球各大新闻社、各大报刊均将中共炮击金门作为最重要的消息予以播报和刊发。毛泽东送上的三万多发炮弹,让蒋介石难得轻松的一个周末刚刚开始便不得不草草结束……炮弹上膛 1958年7月18日晚,北京城华灯初上。轿车一辆接一辆驶进了中南海怀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