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炙红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功效,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1.补气固表:炙红芪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升抵抗力,主要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乏力、气短、自汗等症状。研究显示,经过炮制的红芪在增强免疫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2.利水消肿:炙红芪可促进身体内部水分的新陈代谢,帮助缓解因水潴...
炙红芪的补气作用比红芪更强,适用于治疗脾气虚证。此外,炙红芪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降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炮制取净红芪片,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 鉴别取本品粉末7g,照红芪项下的〔鉴别〕(2)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归经归肺、脾经。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用法用量9~30g。 摘录《中国药典》 注:本号意在...
通常,炙红芪和红芪的功效是相似的,但存在细微差别。炙红芪经过炮制,其温补作用可能更为温和,而红芪则保留了更多的原药材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个体体质和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材。 炙红芪和红芪都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气虚乏力、表虚自汗等症状。例如,炙红芪可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慢性疲劳,而红芪则...
炙红芪 【制法】 取净红芪片,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 【性状】 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厚片,直径0.4~1.5cm,厚0.2~0.3cm;外表皮红 棕色,略有光泽,可见纵皱纹及残留少数支根痕。切片表面多具曲折裂隙,皮部浅黄色, 形成层环浅棕色,木质部浅黄棕色至浅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具蜜香气,味甜,略带...
炙红芪为红芪的炮制加工品。主产于甘肃岷县、岩昌、武都、临潭等地。 中药名称炙红芪 中药学名(拉丁名)HEDYSARI RADIX PRAEPARATA CUM MELLE 别名 所属功效类补虚药 科豆科 分布区域、主产于甘肃岷县、岩昌、武都 来源 本品为红芪的炮制加工品。(《中国药典2015》) ...
炙红芪通常可以补气血。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炙红芪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的症状。在实际应用中,炙红芪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炙红芪可以与当归、白芍、熟地黄等药材一同煎煮,以增强补血效果;与黄芪、党参、甘草等药材配伍,以增强补气作用。需要注意的是,...
炙红芪 Zhihongqi HEDYSARI RADIX PRAEPARATA CUM MELLE 本品为红芪的炮制加工品。 【制法】取红芪片,照蜜炙法(附录ⅡD)炒至不粘手。 【性状】本品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直径0.4~1.5cm,厚0.2~0.4cm。外表皮红棕色,略有光泽,可见纵皱纹和残留少数支根痕。切面皮部浅黄色,形成层环浅棕色,木质部浅黄棕色...
炙黄芪与炙红芪对脾气虚大鼠均有一定治疗作用。免疫调节方面,当给药剂量为6.3g·kg-1以内时,两药免疫调节能力相当;当给药量超过18.9g·kg-1时,炙红芪免疫调节能力明显优于炙黄芪;消化吸收方面,炙红芪消化吸收作用优于炙黄芪。 参考文献: [1]张育贵,张淑娟,牛江...